2020-04-07|頭條, 健康新知, 腦部疾病專題, 專題報導 你可以想像,看到人覺得臉盲、一看書就睡著,也是「失智症」的前兆嗎? 美國阿爾茨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資料顯示,很多人會將老化的徵兆當成失智症前兆,而失智症的前兆卻又當成正常老化,所以錯過了很多早期治療的警訊。 協會則針對失智症患者中、占比最多的「阿茲海默症」提出10點早期症狀,並教大家如何跟「正常老化」做區隔。 症狀一:記憶力降低,無法記住讀過或聽到的內容。 大家都知道阿茲海默症的症狀,最明顯的就是「記憶力下降」,但很少有人真的了解,什麼叫做「記憶力下降」,什麼叫做普通的「健忘」。協會則表示,符合下列幾種狀況,就算是記憶力下降的徵兆。 一遍又一遍的詢問相同的問題。 忘記重要的約會或事件。 讀過、聽到的東西總是記不起來。 越來越需要輔助工具來幫助自己,例如電子行事曆、提醒便條紙,甚至需要別人一再提醒。 單純的老化:偶而會忘記重要的約會或事件,但不需要別人提醒就可以自己想起來具體內容。 症狀二:做事速度變慢。 如果是機械式的事情,比較不會有「變慢」的問題,所以這個變慢主要是在「遵循計畫」上。 無法正常規劃一件事情,例如規劃自己的出門行程。 無法遵循計畫做事,比如看食譜做菜都做不到。 無法集中精力做事。 同樣一件事情,需要花以前的2倍以上時間進行。 單純的老化:做事會犯錯,但無傷大雅。 症狀三:拿手的事情變得棘手,對駕駛和找路感到越發焦慮。 原本擅長的事情開始變得不那麼順手。 比如一家常常去的超市,開始找不到路,總是無法列出待辦事項,出門去銀行辦事,總是會忘記攜帶必須帶上的東西;玩遊戲的時候,總是記不住遊戲規則。 單純的老化:會忘記某個地方怎麼去,但只要稍微提醒就想起來。 症狀四:總是搞不清楚現實跟夢境,不知道自己現在在哪裡。 時間、空間感會錯亂,搞不清楚現在幾月幾日、星期幾,也搞不清楚現實跟夢境,或是自己什麼事情到底有沒有做過。 常常會搞不清楚自己「在哪裡」,也無法正確描述現在的環境。 單純的老化:會忘記現在星期幾,但很快就想起來。 症狀五:臉盲、色盲,平衡感失調。 總是記不起別人的臉,顏色開始變得模模糊糊看不清楚,甚至因為常常看不清楚而容易跌倒,閱讀變得很吃力。這些不是眼睛的問題,而是失智症的前兆。 單純的老化:類似白內障的症狀,會近視、眩光,晚上特別看不清楚。 症狀六:一看書就想睡、一直講錯話。 因為大腦無法處理複雜資訊,所以一閱讀、一看書就想睡。 再來,詞彙量會減少,所以講話的時候,常常把一個東西講成另一個東西,像是「手錶」講成「時鐘」等,而且並不知道自己講錯了。 單純的老化:有時候會想不起來一個事物怎麼說,但很快就想起來。 症狀七:對於身旁的事物充滿混淆。 常常把東西放錯,像是把鞋子放到冰箱、菜放到垃圾桶,衣服塞在抽屜裡等,而且完全想不起來自己把這些東西放到哪裡去。 單純的老化:可能會把東西放錯位置,但回想後可以想得起來。 症狀八:判斷力下降。 原本很會理財的人,開始判斷錯誤,或是原本愛乾淨的人,變得很髒亂,原本絕對堅持的行為,突然變得不是很在意。 單純的老化:偶爾犯錯,例如忽略更換車內的機油。 症狀九:無法進行複雜的對話,變得不愛社交。 因為大腦已經無法處理複雜的資訊,所以會患有阿爾茨海默氏病的人可能會在保持或跟隨對話的能力上發生變化。結果,他或她可能會退出愛好,社交活動或其他活動。他們可能無法 跟上喜歡的團隊或活動。 單純的老化:有時會不愛社交,但下一次就可能恢復,像一個循環。 症狀十:情緒起伏變得很大。 變得困惑、多疑、沮喪、恐懼、焦慮、暴躁。 單純的老化:固執居多,比較少有起伏很大的情緒。 參考資料 10 Early Signs and Symptoms of Alzheimer’s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資料來源 臉盲、一看書就睡著也是失智前兆!這10大警訊馬上分辨老化&失智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77460 2019-11-19|健康新知 假若你曾罹患阿茲海默症,後來治好了,你會怎麼形容當初陷入失智症的感覺?如果要說得正面一點,恢復心智能力的感覺如何?由於已有許多人透過ReCODE療程恢復了正常,我們終於可以得到這些問題的相關答案。這並不是說每個人的早期症狀都相同,也不是說每個病人都是按照相同的步驟康復,但是,每個人的經驗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逐漸失智的可怕情形 例如說,剛滿40歲的艾莉諾就陷入了阿茲海默症的黑洞。她的父親已經是阿茲海默症晚期,艾莉諾開始驚覺自己有和父親幾年前一樣的症狀: 1.臉盲(按,即臉孔辨識難症,失認症)。 艾莉諾注意到自己的第一個改變,就是對於識別和記住他人的臉感到吃力,這就是所謂的臉盲症。這個狀況在她40歲的時候突然出現,而且很明顯。她告訴我:「一開始我沒有把這個問題和早期失智症聯想在一起,我以為只是太累了,或某種學習障礙(雖然我不記得年輕時有這個問題),我父親也有這個問題。」 2.精神清晰度降低(特別是在下午)。 「我覺得精神上越來越『疲勞』,下午三、四點之後更明顯。我以為是我累了。光是教小孩寫作業,就讓我覺得好累好累,很像以前讀大學和研究所時長時間考試或讀書之後的疲累,只不過現在的情況是下午三點鐘,沒用到腦力,也一樣疲倦。 另外,閱讀也越來越困難,特別是在下午,而且記不住讀過的內容,有時甚至只是一兩頁的內容都記不住。此外,開會有時候覺得『出神』,幾乎沒怎麼參與討論,特別是開到晚上的會議。我也注意到,我經常會在小組討論中不發一語,尤其是主題較複雜或具有爭議性的時候。 我常常覺得我沒有什麼需要補充的東西(我根本腦袋空空),或者我的發言不重要,因為我完全沒有跟上討論的節奏。在會議上或談話中,當我真的要發言時,我經常得先在腦中規劃好我要講的內容(感覺像是苦工似的),想了一遍又一遍,然後才說出來,只是為了確保我不要說錯話,或者不要忘記我想說的話。這不是我以前思考和說話的方式。」 3.對閱讀興趣降低,無法跟上或進行複雜的對話,無法跟上複雜的電影情節。 艾莉諾說:「與人談話讓我疲憊萬分,談話進入一些我不熟悉的領域時,不知道為什麼,我只想閉上眼睛。」 4.記憶力降低,無法記住讀過或聽到的內容。 她說:「每當我想要記住一些事情,不管是在超市裡要買什麼東西,或是我的孩子要吃什麼樣的壽司,都感到很累。」她剛開始實施ReCODE療法的那一年,艾莉諾告訴我,她需要閱讀的材料「內容好難喔,我都回想不起來;我也記不住其他讀過的東西,比如小說和雜誌。我曾經熱愛閱讀,現在一點樂趣也沒有。」 5.字彙量減少。 艾莉諾努力尋找合適的用字,使用的詞彙越來越簡單。「我本想說某人是『蠻橫好鬥』,但說出來的是『很積極』;我本想說某人『在某件事上堅持不懈』,結果說出來的是『他一直一直想某件事』。我本想說某人『長袖善舞』,結果說出來的是『他很會社交』。 istock 照片檔 ID:521496536
我在談話時也會一直想要用什麼字,我可能會說到一半停下來,苦思正確的詞彙。我通常會想出一個還過得去的詞,要不然找個迂迴的方式來形容。例如,我會說某人『一步一步的處理事情』,因為我想不出『做事很有條理』這個詞。 真的好困擾,而且真的耗費很多心力,可是旁人都注意不到。接受ReCODE療法後約五至六個月,我和人們交談時,突然發現自己能夠自然地說出長年沒用的詞彙,這讓我大吃一驚,因為我甚至忘記了這些字詞的存在。」 6.字彙混淆。 「我本來就常常搞混小孩的名字,但就在我預約接受ReCODE療法之前不久,開始發生一個現象,那就是我竟然使用完全錯誤的詞語。例如我開車帶孩子去學校的時候,我自信地對著收費站管理員大喊『視訊會議』,而不是『我們有共乘優惠』。又有一次,我在院子裡把我的狗叫成了『辣椒!』(我正在做晚餐),但她的名字是朱諾。」 7.做事速度變慢。 她的思考速度緩慢了,感覺模糊了,在工作會議上特別明顯;不單如此,她打字的速度也慢下來了,彷彿大腦的訊息要花好長時間才傳遞至手指。 8.對駕駛和找路感到越發焦慮。 道路上有很多東西需要駕駛員看見後立刻反應,舉凡其他車輛的相對位置和動作、交通信號、行人的移動等,都使艾莉諾感到極大的壓力,讓她覺得她幾乎無法開車。 9.難以記住待辦事項和約會;經常被一些該做完的事情壓得「喘不過氣」。 艾莉諾說她一直忘記與人有約,並且對於無法掌握自己生活步調感到焦慮和緊張。她說:「我用谷歌日曆,到處設定提醒,還是一直忘記事情。我年輕的時候對自己的記憶很有信心,從來沒有錯過任何約定,甚至電話號碼都能撥一次就記住。」 10.睡眠中斷。 「我很容易醒來,而且一旦醒來就很難再睡著,有時想要入睡得花上好幾個小時,而且每晚還醒來很多次。」 11.咖啡因再也無法提神。 12.艾莉諾過去精通中文和俄文,現在要說這些外語,非常吃力。 就像艾莉諾的情況那樣,這樣的症狀通常需要很多年,甚至是10年或20年的時間,才會嚴重到足以診斷出阿茲海默症。 慢慢康復的喜悅 這些症狀出現9年後,也就是艾莉諾49歲那年,她檢測了自己是否遺傳到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因子(ApoE4基因),結果為陽性。她也接受了神經心理測試,結果顯示為異常,這與她的症狀一致。換句話說,艾莉諾不是「瞬間失憶」,她的大腦已經逐漸無法正常運作。除了她描述的那些各自獨立的症狀之外,艾莉諾在這個悲慘的過程中,感受到底是什麼? 她現在已經恢復了思考、記憶的能力,腦部也能正常運作,所以她的情況非常有意義:她就像個探險家,冒險深入一個可怕的地方,沒幾個人能生還⋯⋯但她回來了,能夠告訴我們那是什麼樣的境地。艾莉諾是這樣描述的: 我想清楚地描述被困在早期認知衰退的「迷霧」中是什麼感覺——因為我親身經歷過,所以有特別的看法。有點像是你帶著耳機,同時嘗試跟隔壁的人說話:聽不太清楚,旁人好像離你很遠。 同樣的狀況,在恢復之前,我感覺大腦被一層薄紗覆蓋住,讓我很難與他人來往,很難輕鬆進行一般的對話。在工作會議上,有時想要整理自己的意見並表達出來(而且沒有忘記自己要說什麼),感覺好費力。就好像那層「薄紗」是個障壁,我必須穿透它才能取出我的思維。對話已不再像我年輕時那樣輕鬆,尤其是繁雜的議題。 艾莉諾在2015年初展開ReCODE療法,在6個月內就發覺自己的認知有明顯改善。開始九個月後,她進行了神經心理測試,結果證明情況有所改善:她覺得自己恢復了正常,而這並不是她的想像或一廂情願的感覺。這是真的,有明確的數據,而且是客觀量測的結果。在神經心理測試之前一個月,也就是2015年10月,艾莉諾這麼描述她恢復正常的感覺: 我感覺自己已經醒過來了。我覺得八月份有點改進,到了九月份,我清楚感受到「迷霧」消失了,而且能確定認知功能的具體進步。我重新拾回人生,所以我寫這封信感謝您,和您分享我所經歷、所學到的東西,希望也對您的研究有所幫助。 艾莉諾看到自己的這些變化,讓她深刻地了解她父親曾經歷的一切,以及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她本來把許多事情歸咎於「疲勞」或「年齡」,但現在才知道,原因根本不是這樣。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終結阿茲海默症:第一個實證可預防、逆轉認知退化的療程》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資料來源 失智症的早期症狀有這12個!痊癒者描述自己逐漸失智的情形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59774?utm_campaign=rss&utm_source=yahoo&utm_medium=heho Heho健康網/盧映慈/2020年5月23日 上午11:00 失智症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不治之症」,得到失智症之後,只能透過各種方式來「減緩」失智的進程,卻不能完全治癒,所以預防失智症就顯得特別重要。 隨著眾多的研究一一出爐,現在美國心臟協會研究甚至更發現,保持「心臟健康」,或許是一個預防認知能力下降的最好方式,他們在1588名健康的患者21年之後,發現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的人,認知能力下降的程度也增加,甚至阿茲海默症的「典型標誌物」也增多。 所以在未來,監測和控制心臟病的發生,可能是維持、改善認知能力的關鍵,甚至可以用來預防失智症。 全球失智症患者超過5000萬人!心臟病可能是其中一項認知功能的指標 「失智症」是世界上最難治癒的疾病之一,他不會讓人很快死亡,但是會讓人遺忘生命中很多重要的事情,或是從一個樂觀、溫柔、積極的人,變成暴躁、負面、難以控制的樣子。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統計,2020年全球有約5000萬人是失智症患者,而台灣就佔了其中超過29萬人,並還在快速增加中。 而過去的研究中,的確有觀察到心血管疾病跟失智症之間的關係,但因為心血管疾病種類、風險因素非常多,像是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吸菸、糖尿病等,所以很難了解對於認知功能的影響;而且在認知功能的檢測中,也多半只有針對紙筆測驗,或是只評估大腦的某個區塊。 由天津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所做的研究,則從「心血管疾病風險負擔和患心血管疾病(CVD)的風險」,以及「臨床阿茲海默症認知綜合評估」,並同時做腦部核磁共振,做了全盤的評估;發現心血管疾病風險越高,失智症的風險的確越高,研究也刊登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上。 研究團隊針對目前平均年齡79.5歲的1588名沒有失智症的參與者,進行了長達21年的隨訪,先用佛萊明風險分數表(Framingham Point Score)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每年再用19項認知測驗評估突發記憶、語意記憶、工作記憶、視覺空間能力、知覺速度等認知功能,而其中有378也配合紀錄腦部核磁共振的影像。
在所有參與者中,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的分數範圍為4~28,平均得分是15.6±3.7;與分數最低的後1/3相比,分數最高的前1/3,整體認知下降更快,包括情節記憶、工作記憶和感知速度。 而且核磁共振的數據分析中,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的人,掌管記憶的海馬體積,掌管認知功能的灰質、整個大腦都變小;但代表大腦衰退的白質體質卻增加。 研究團隊:想預防失智症,先控制三高! 研究團隊表示,從這項研究,還有過去的種種研究中都顯示,治療、控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能有效預防認知障礙;尤其是這份研究,強調了「健康的大腦中,控制血管的風險能預防衰老」的重要性。 而除了失智症之外,大腦神經退化性疾病、例如帕金森氏症也會是下一個研究的目標,「血流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在缺乏有效治療失智的方法下,我們需要監測、控制心血管風險,以保持大腦能維持在年齡該有的認知健康。 「在中年的時候,就應該要對自己的心血管疾病特別注意。」研究團隊說。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https://tw.news.yahoo.com/%E5%BF%83%E8%87%9F%E8%B6%8A%E5%81%A5%E5%BA%B7-%E5%A4%B1%E6%99%BA%E9%A2%A8%E9%9A%AA%E8%B6%8A%E4%BD%8E-%E7%BE%8E%E5%9C%8B%E5%BF%83%E8%87%9F%E5%AD%B8%E6%9C%83%E6%9C%9F%E5%88%8A-%E6%8E%A7%E5%88%B6%E4%B8%89%E9%AB%98%E8%83%BD%E7%B6%AD%E6%8C%81%E8%AA%8D%E7%9F%A5%E5%8A%9F%E8%83%BD-030024581.html 2020-05-14 22:46 聯合報 / 記者魏翊庭/新北報導高血壓 人體血壓須在休息情況下測量,圖為依數據區分血壓期別。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40歲的業務陳先生經常應酬,飲食口味重,身材高壯自認身體健康,沒做過健檢,日前因劇烈頭痛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求診,醫師發現他的血壓高達160/100mmHg,趕緊靜脈注射降壓藥物。調查顯示,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約25%,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45歲以下發生率約7%,高血壓有年輕化趨勢。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耀庭指出,高血壓被視為隱形殺手,血壓是血液由心臟送出在動脈血管內產生壓力,當血流通過周邊小動脈時,若血管狹窄、硬化或肌肉收縮擠壓管壁,就會使血管壓力上升,形成「高血壓」。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跟次發性,大部分患者屬原發性高血壓,成因與遺傳、飲食、肥胖、生活型態等環境因素相關;次發性高血壓比率占整體高血壓5至15%,多為內分泌疾病所導致。 張耀庭表示,高血壓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若無定期量測血壓的習慣,偶爾頭暈、頭痛、胸悶往往容易被忽略。許多病患是因血壓過高導致急性劇烈頭痛、心肺等器官受損、呼吸困難到急診就醫時,才驚覺自己早已罹患高血壓。 張耀庭指出,高血壓已有明顯年輕化趨勢,若未及早控制,恐導致不可逆的慢性疾病及身體傷害。民眾務必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量血壓時,須將壓脈帶綁在上臂距離手肘「二指寬」的位置,最佳測量時機為剛起床時或睡覺前;不建議在運動後、飲用咖啡因飲料及菸酒後測量,以免影響準度。 資料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564499 陳 鈞凱 2020年5月14日 上午11:55 ▲(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血壓被視為「隱形殺手」,研究指出,在台灣18歲以上國人盛行率約25%,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但不少人卻輕忽定期測量血壓的重要性,一名40歲業務陳先生就常應酬、聚會,飲食口味偏重,但身材高壯的他自認健康,從沒有健檢習慣,日前劇烈頭痛急診,這才發現血壓高達160/100mmHg,趕緊靜脈注射降壓藥物。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張耀庭提醒,台灣45歲以下的高血壓發生率大約是7%,且隨著世代演變,已經有越來越高的趨勢。 張耀庭指出,若血管狹窄、硬化或肌肉收縮擠壓管壁,會使血管壓力上升,形成高血壓。而高血壓分為「原發性」跟「次發性」兩種,大部分患者屬於原發性高血壓,成因與遺傳、飲食、肥胖、生活型態等環境因素相關;次發性高血壓比例占整體高血壓5到15%,多為內分泌疾病所導致。 困難點在於,高血壓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如果沒有定期量測血壓的好習慣,偶爾的頭暈、頭痛、胸悶往往容易被忽略;臨床發現不少人都是拖到血壓過高導致急性劇烈頭痛、心肺等器官受損、呼吸困難到急診,才驚覺自己早已罹患高血壓。 張耀庭說,高血壓已有明顯年輕化趨勢,若未及早控制,恐導致不可逆的慢性疾病及身體傷害。提醒民眾務必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了解自己的血壓,而量血壓時,必須將壓脈帶綁在上臂距離手肘二指寬的位置,最佳測量時機為剛起床時或睡覺前;不建議在運動後、飲用咖啡因飲料及菸酒後測量,以免影響準度。 另外,若經常發生不明原因頭痛伴隨高血壓,或服用3種以上降壓藥物卻無法得到良好控制,醫師警告,務必前往大型醫院進一步檢查是否為其他疾病引起的次發性高血壓。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https://tw.news.yahoo.com/%E5%81%B6%E7%88%BE%E9%A0%AD%E6%9A%88%E9%A0%AD%E7%97%9B-%E8%83%B8%E6%82%B6%E4%B8%8D%E7%95%B6%E5%9B%9E%E4%BA%8B-%E5%9C%96%E4%BA%86%E8%A7%A3%E8%87%AA%E5%B7%B1%E8%BA%AB%E8%99%95%E9%AB%98%E8%A1%80%E5%A3%93%E5%93%AA-%E9%9A%8E%E6%AE%B5-035514426.html 聯合新聞網
記者魏翊庭/新北報導 2020年5月15日 上午6:42 40歲的業務陳先生經常應酬,飲食口味重,身材高壯自認身體健康,沒做過健檢,日前因劇烈頭痛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求診,醫師發現他的血壓高達160/100mmHg,趕緊靜脈注射降壓藥物。調查顯示,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約25%,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45歲以下發生率約7%,高血壓有年輕化趨勢。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耀庭指出,高血壓被視為隱形殺手,血壓是血液由心臟送出在動脈血管內產生壓力,當血流通過周邊小動脈時,若血管狹窄、硬化或肌肉收縮擠壓管壁,就會使血管壓力上升,形成「高血壓」。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跟次發性,大部分患者屬原發性高血壓,成因與遺傳、飲食、肥胖、生活型態等環境因素相關;次發性高血壓比率占整體高血壓5至15%,多為內分泌疾病所導致。 張耀庭表示,高血壓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若無定期量測血壓的習慣,偶爾頭暈、頭痛、胸悶往往容易被忽略。許多病患是因血壓過高導致急性劇烈頭痛、心肺等器官受損、呼吸困難到急診就醫時,才驚覺自己早已罹患高血壓。 張耀庭指出,高血壓已有明顯年輕化趨勢,若未及早控制,恐導致不可逆的慢性疾病及身體傷害。民眾務必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量血壓時,須將壓脈帶綁在上臂距離手肘「二指寬」的位置,最佳測量時機為剛起床時或睡覺前;不建議在運動後、飲用咖啡因飲料及菸酒後測量,以免影響準度。 2020/05/13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現在國內最熱門問句除「嘉玲(+0)會來嗎?」近日「次氯酸水能擦在皮膚上嗎?」成為最夯話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在例行記者會特地說明,唯有醫材級次氯酸水可使用於人體。熟悉漂白水、酒精及次氯酸水等消毒利器,才能成為防疫達人。
清潔與消毒是有效減少感染源的方式之一,消毒與病毒外套膜(envelop)有關。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說,有外套膜病毒容易被消毒產品殺死,新冠病毒就是一支具外套膜病毒,只要使用正確濃度的漂白水、酒精及次氯酸水,就能有效消滅新冠病毒。 非醫材級次氯酸水 勿用於人體 次氯酸水可分為領有醫療器材許可證的醫材級產品及一般非醫材級產品,陳時中強調,唯有經過醫療器材審查程序、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的次氯酸水才能用於人體或傷口處理;目前市面上的非醫材級次氯酸水,主要用於環境清潔,要避免使用在人體。 次氯酸水在我國可作為「食品用洗潔劑」,僅用於清洗食品容器、包裝等食品接觸面,並非我國准用食品添加物,不可以飲用。顏宗海提醒,使用次氯酸水消毒食器後,須再經飲用水充分清洗、加熱或其他適當處理,將最終食品殘留濃度降到最低。 此外,由於次氯酸水穩定性差,保存期限不長,久放會失去效果,照光容易分解,存放時要保存在不透光容器,且應放置於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以免有誤食風險。 不方便洗手 才使用酒精 新冠肺炎病毒傳播方式分為飛沫傳染及接觸傳染,前者可以透過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切斷傳播鏈,後者就需要透過維持手部衛生降低感染風險。顏宗海表示,外出用餐前,若不方便洗手時,可使用濃度75%酒精,但提醒民眾應以肥皂洗手為主,才是正確防疫方法。 因為酒精是易燃物,使用酒精時,須限制在小範圍表面積的消毒,且只能使用在通風良好處,以避免燃燒;酒精在長期和重複使用後,也可能對橡膠或部分塑膠造成褪色、膨脹、硬化和破裂。 漂白水刺激皮膚 使用小心 漂白水也是常見的環境消毒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1000ppm消毒水泡製方法,是以10公升清水(約1250c.c.寶特瓶裝8瓶水)與200c.c.漂白水(約免洗湯匙10匙),攪拌均勻後即可使用,擦拭地板、桌面、把手等各處,就可以把環境細菌與病毒大量消除。 因為漂白水會刺激黏膜、皮膚和呼吸道,且會在光或熱下分解,並容易與其他化學物質起反應,因此使用漂白水必須小心。顏宗海提醒,配製或使用稀釋漂白水,應在通風良好處,使用口罩、橡膠手套和防水圍裙,最好也使用護目鏡保護眼睛,以避免被噴濺到。 不具孔隙表面 可採擦拭消毒 針對不具孔隙的表面,可以採擦拭消毒,建議接觸時間超過10分鐘,在消毒擦拭之前,應將表面的有機物清除乾淨,例如:分泌液、黏液、嘔吐物、排泄物、血液和其他體液,可以使漂白水充分作用;若以浸泡消毒,建議應超過30分鐘,未使用的稀釋漂白水,在24小時之後應丟棄。 2020/02/10
【癌症十大關鍵字,你一定要知道】 癌症已經蟬聯多年國人十大死因,但罹癌的風險多,包含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環境污染、基因都是影響的因素。 許多研究都指出癌症有相關十個關鍵字,順利遠離這些習慣,就能大大降低罹癌風險。 1.糖:高糖飲食易肥胖,至少已經發現12種癌症和肥胖相關。 2.鹹:攝取高鹽會傷害胃黏膜,使細胞突變、發生癌變的機會也增加。 3.醃:醃漬食物可以延長保存期限,但其中的「亞硝酸」衍生物是公認的致癌物。 4.熏:燒烤、煙熏食物在製作中含有大量多環芳烴類物質,具有強弱不同的致癌性。 5.油:就是蛋白質經過油炸後,會產生異環胺,異環胺類已被科學家證明對人體有致癌性與致突變性。 6.燙:經常喝太燙的湯、飲料可能增加食道癌風險。 7.菸(煙):抽菸、二手菸、廚房油煙,一直都被認為是肺癌的重要因子。 8.酒:即使每日少量或中度飲酒,長期下來仍可能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 9.黴:在高溫潮濕的環境,像花生、玉米容易受潮,進而被黴菌污染,產生有致癌作用的「黃麴毒素」。 10.懶:想要徹底遠離癌細胞,就從日常生活的習慣改變開始。 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溫馨提醒您: 要預防癌症癌症的發生,平時健康的生活習慣養成非常重要,飲食的選擇上,記得攝取足量的高纖維食物及適量的蛋白質,如蔬菜、水果、全穀類、肉類。而運動可以讓自身的免疫力提升,適度的運動每周3~5次,增強肌耐力以及心肺功能。儘量避免不規律的生活作息,排解心中的壓力及負面思緒。慢慢改變及累積,都能讓身體回到更好的狀態。 癌症已經蟬聯多年國人十大死因,但罹癌的風險多,包含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環境污染、基因都是影響的因素。如何防止罹癌,都是現代人關注的健康課題,許多研究都指出癌症有相關十個關鍵字,順利遠離這些習慣,就能大大降低罹癌風險。 1.糖 高糖飲食易肥胖,至少已經發現12種癌症和肥胖相關,特別是胰臟癌、乳癌、子宮內膜癌、腎臟癌、膽道癌等。 此外《自然通訊》刊出一篇為期九年的研究證實,糖會刺激腫瘤生長,研究者Johan Thevelein教授表示,「當癌細胞消耗大量的糖,就會不斷刺激癌症擴展和生長,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癌細胞很需要吸取糖類,糖類越多可以讓它製造很多分子,成為有利於癌細胞增生的原料。 2.鹹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曾發表報告,指出胃癌與攝取高鹽食物有密切關係。因為攝取高鹽會傷害胃黏膜,在黏膜受損修復時,致癌物會有機可乘,使細胞突變、發生癌變的機會也增加。 日本、韓國人罹患胃癌的比率偏高,可能跟他們嗜吃醃漬醬菜、泡菜有關,但鹽本身並不會致癌,正常人攝鹽量應控制在每天6公克內。 3.醃 醃漬食物可以防腐,延長保存期限,但其中的「亞硝酸」衍生物是公認的致癌物,在蔬菜、鮮肉等醃漬後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常見的如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鹹菜等等。 大部份的亞硝酸鹽類會隨著尿液排出,只有少數會在胃的酸性環境中形成「亞硝胺」,亞硝胺的確會提高癌症風險,不過必須達到很大的量。 4.熏 燒烤、煙熏食物的香氣讓人無法擋,不過這類食物在製作中含有大量多環芳烴類物質,具有強弱不同的致癌性,強致癌物苯並芘就是其中一種,經常吃會增加罹患腸癌和胃癌的風險。 5.油 吃過多炸物會導致大腸癌,李宜霖胃腸肝膽科診所醫生指出,高油脂食物為何容易致癌?主要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蛋白質經過油炸後,會產生異環胺,異環胺類已被科學家證明對人體有致癌性與致突變性,烹煮過程中反復煎炸、燒烤肉類,如油條、臭豆腐、都會製造出更多異環胺。 6.燙 東方人飲食中常喝熱湯,尤其冬天吃火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指出,研究顯示經常喝太燙的湯、飲料可能增加食道癌風險,因為太燙會傷害喉嚨表面細胞,引發癌症。 2018年美國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報告也指出,每天抽菸或喝酒,若茶又喝得太燙,罹患食道癌風險可能提高2到5倍。 7.菸(煙) 至今「抽菸」還是被認為是最大的肺癌危險因子,抽得越多越久,罹患肺癌的機會就越高。大同醫院胸腔內科楊志仁醫生指出,一天抽一包抽三十年以上,罹患肺癌的機會多了20至50倍。此外二手菸、廚房油煙一直都被認為是女性肺癌的重要因子,吸菸者的太太罹患肺癌而致死的機率也較高。 肺癌罹患人數持續增加與PM2.5脫不了關係,細懸浮微粒(PM2.5)則可以穿越細支氣管壁直達肺泡,造成慢性發炎甚至續發癌症。國衛院的研究指出在台灣空氣汙染物細懸浮微粒PM2.5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女性肺癌死亡率就增加16%。 8.酒 日本東京大學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即使每日少量或中度飲酒,長期下來仍可能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團隊發現,癌症風險與酒精攝取量之間,幾乎呈現線性關聯。因為酒的主成份乙醇,在體內的代謝物「乙醛」已被證實在動物實驗可致癌。 9.黴 在高溫潮濕的環境,像花生、玉米容易受潮,進而被黴菌污染,產生有致癌作用的「黃麴毒素」,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黃麴毒素一旦產生,會長期存在食物中,而且不受烹調高溫分解破壞。如果經人體攝食,流行病學及動物實驗均證實:黃麴毒素會增肝癌的發生率。 10.懶 因為忙碌懶得煮飯,餐餐老是在外,造成飲食上攝取太多高油高鹽的加工食品,導致致癌風險。加上又懶得運動,但其實體能狀況與罹患癌症死亡率成負相關, 體能越佳,罹癌比例越低,想要徹底遠離癌細胞,就從日常生活的習慣改變開始。 期刊小檔案 《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是全球排名第三的多學門類期刊,僅次於《Nature》和《Science》。該刊於2010年創刊時為混合型期刊,該刊發表的研究都代表對該領域具重要意義的研究進展,其中涵蓋生物、物理、化學和地球科學等學科。 參考資料 亞洲不吸菸女性肺癌易感基因位點台灣肺癌遺傳流行病學研究團隊 How diet,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affect stomach cancer risk Hot Tea Consumption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Alcohol and Tobacco Use on the Risk for Esophageal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本文來自:https://cancer.heho.com.tw/archives/63307 Copyright © Heho癌症 https://cancer.heho.com.tw 2018-06-27 許多心臟病患在經歷過心導管或繞道手術後,時常誤以為自己「不能再運動了」。其實不然,有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適當活動對心臟是好的,甚至只要好好運動,患者未來的死亡率就能下降20~25%,致死性心肌梗塞的發生率也會降低。 建議的運動 心血管疾病患者運動最好是有氧運動、肌力強化運動和伸展運動。 哪些運動才適合? 確認心肺能力後,復健師就會建議適合的運動方式,以有氧運動為主,並且搭配拉筋或重量訓練。
有氧運動能增強心肺耐力,降低膽固醇、血糖及血壓,同時訓練肌肉強度,讓身體愈強壯結實,做任何動作時心臟會比較省力。先從從簡單不累、並能動到大肌肉群的有氧運動開始。以「可以講話、但不能唱歌」的喘度為原則。 醫師推薦的有氧運動有: 1、快走 2、慢跑 3、騎單車 4、游泳 5、土風舞 6、太極拳 1次至少持續30分鐘,每週5次以上。 運動前後一定要做5~10分鐘暖身運動跟緩和運動。運動初期可做運動日誌,記錄運動前後的心跳、血壓、血糖、呼吸次數,以及是否有頭暈、胸痛、呼吸急促的情況,隨時檢視是否有異常。 運動注意事項 1.快走要慢停:快走運動半小時後,不要馬上停下來,大約慢走10分鐘,讓身體慢慢冷卻下來,這樣運動比較安全。 2.不適要就醫:如果患者運動出現不適,持續10至15分鐘未改善,就要緊急就醫。 3.熱身久一點:有氧運動前,最好熱身運動和伸展拉筋運動久一點,讓緊繃的肌肉、心肺舒展拉開。 4.要攜帶藥品: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運動時記得攜帶NTG(硝化甘油舌下含片),以備不時之需。 資料來源 醫師推薦6種適合心臟病患的有氧運動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6597?utm_source=%E5%BB%B6%E4%BC%B8%E9%96%B1%E8%AE%80&utm_medium=heho&utm_campaign=click 2020/02/19
【新研究結合化療,解決抗藥性,延長90%生存期】 但現在歐、美各大學共同合作,發現一個特殊的現象,只要「不讓藥物去殺死癌細胞,反而殺死它周邊的正常細胞」,可以明顯解決抗藥性的問題。在一項測試中,這個療法合併化療,比單純使用化療延長了90%的生存期,甚至有達到幾乎治癒癌症的潛力,大大扭轉了過去治療癌症的方式。 提供癌細胞養分的正常細胞被稱為「基質細胞」,是大多數癌症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們支持腫瘤的生長和存活,如果沒有基質的營養,癌細胞通常會自己死亡。研究團隊也還在進一步的人體實驗,預計將來可以成為治療的新希望。 乳癌防治基金會溫馨提醒您: 針對癌症的治療,新的研究扭轉過去思維,發現癌症帶來的是「一整個適合癌細胞生長的環境」,如何有效改變體內「長癌」環境,以防止腫瘤再長大和產生抗藥性。癌細胞不喜歡孤立生活,它們還會跟環境裡的其他細胞互相交換訊息,共同生存,甚至從正常細胞取得營養。如果能阻斷正常細胞提供這些基質養分給癌細胞,癌細胞通常會自己死亡。研究科技日益進步,未來在癌症治療上相信會有更多的突破。 癌症治療過程中,最害怕的就是「抗藥性」產生,不管是用化療、標靶藥物,一旦治療失去效果,癌症腫瘤再長大,幾乎就是一種「等死」。 但現在歐、美各大學共同合作,發現一個特殊的現象,只要「不讓藥物去殺死癌細胞,反而殺死它周邊的正常細胞」,可以明顯解決抗藥性的問題。在一項測試中,這個療法合併化療,比單純使用化療延長了90%的生存期,甚至有達到幾乎治癒癌症的潛力,大大扭轉了過去治療癌症的方式。 癌症治療應該要改變體內的「長癌」環境 免疫系統是我們身體最後的防線,但當癌細胞侵佔了免疫系統,癌症治療就變得非常困難。所以像是淋巴癌、血癌,只能用「化療」、「標靶」等治療方式,暫時壓制癌細胞的生長,但隨時隨地都要擔心抗藥性、復發。 不過現在有新研究發現,過去只針對癌細胞進行攻擊的想法應該被「扭轉」,因為癌症帶來的是「一整個適合癌細胞生長的環境」,而不只是「單一寄生在身體內的有害物」。而研究團隊就是針對這個進行研究,發現更有效能改變體內環境的一個方法。 這項研究是包含英國劍橋大學、倫敦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佛蒙特大學、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等頂尖大學在內,共同進行的一項研究。共同作者之一、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Ingo Ringshausen說,「像其他生物一樣,癌細胞也不喜歡孤立生活,它們會跟環境裡的其他細胞互相交換訊息,共同生存,甚至從正常細胞取得營養。」所以正在供給癌細胞養分、讓癌細胞不斷長大的,就是我們自己的細胞,所以如果為了怕傷害身體的其他細胞而針對癌細胞攻擊,癌症還是很容易不斷復發。 癌症治療必須先阻斷正常細胞的營養! Ringshausen說,提供癌細胞養分的正常細胞被稱為「基質細胞」,是大多數癌症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們支持腫瘤的生長和存活,如果沒有基質的營養,癌細胞通常會自己死亡。 而淋巴癌、血癌會引起基質細胞發炎,發炎後的基質細胞在與癌細胞接觸後,會產生一種稱為激酶C(kinase C, PKC)-beta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會讓癌細胞產生抗藥性;但反過來說,如果基質細胞無法產生這種蛋白質,它本身反而可以對抗淋巴癌、血癌。 「事實上,我們早就開發了可以阻斷PKC的藥物!只是這些藥物很快被認為沒有效,因為他們無法殺死癌細胞,但如果把這些藥物改造成針對基質細胞的藥物,再合併化療,比單純使用化療延長了90%的生存期,甚至有達到幾乎治癒癌症的潛力。」Ringshausen說。 目前這項療法可以應用到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或是淋巴瘤等非實體瘤的癌症中,研究團隊也還在進一步的人體實驗,預計將來可以成為「血液癌」治療的新希望,也是這些患者的新未來。 期刊小檔案 《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為一跨領域研究性質的醫學期刊,由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於2009年10月創辦,美國科學促進會也是世界最權威期刊《科學》(Science)的創辦單位。而《科學轉化醫學》期刊主要涵蓋對於人類疾病在基礎科學研究、轉化醫學研究、以及臨床研究等方面之報導與探討。 參考資料 Stromal cell protein kinase C-β inhibition enhances chemosensitivity in B cell malignancies and overcomes drug resistance Cancer treatment: study finds targeting nearby ‘normal’ cells could improve survival rates 文/盧映慈 資料來源 讓癌症治療不再產生抗藥性!新研究結合化療,延長90%生存期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67862 2014-08-23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罹高血壓不治療 恐短命20年
你是高血壓患者嗎?最好天天量血壓、按時服藥!根據世界心臟聯合會統計,全世界高血壓患者估計超過10億人,患者平均罹病年齡為32歲,若不治療、不服藥,其死亡年齡為51歲,遠比沒有罹患高血壓者,少活20年。醫師強調,高血壓容易引發多種併發症,而天天量血壓監控病情,是最好的預防方式。 台北榮總內科部心臟科主治醫師林幸榮指出,高血壓容易發生許多併發病,而造成壽命減少。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未經治療輕度高血壓患者,罹病7至10年有1%的人會死亡,另外,有2成會發生血管硬化的併發症,逾5成發生高血壓併發症。 林幸榮強調,高血壓容易引發心房顫動、中風、心肌梗塞,以及腎臟,視網膜病變,甚至猝死等嚴重併發症,呼籲患者一定要養成天天量血壓、按時服藥,以及回診追蹤的習慣;而沒有高血壓的民眾,最好開始定期量血壓。 何時開始量血壓呢?林幸榮強調,一般人普遍沒有量血壓的習慣,其實年滿18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尤其具有高血壓家族史及肥胖的民眾,更是罹患高血壓的高危險群,必須特別留意。 資料來源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16560/罹高血壓不治療 恐短命20年 2018-03-16 你覺得自己的代謝力下降了嗎?許多人可能都曾有過類似的經驗,明明吃的也不多,作息也沒有太大的改變,體重和腰圍尺寸卻出現上升的趨勢。不過「代謝差」還有很多症狀表現,像是排便、睡眠和情緒等方面,所以即使是目前的體型正常甚至纖細,也要時時警惕。 代謝下降有以下的原因
年紀 睡眠 荷爾蒙的影響 過度節食 肌肉量不足 拯救代謝力,關鍵3部曲 不惡性減重 聰明挑食 提升活動量 提升代謝力,可以吃這3種食物 地瓜葉: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祕。 茄子:可抗自由基和調控血糖。 韭菜:可維持體內正常代謝。 代謝差不只是胖,7個問題是警訊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9838?utm_source=%E5%BB%B6%E4%BC%B8%E9%96%B1%E8%AE%80&utm_medium=heho&utm_campaign=click 2019-01-19 說到減肥除了控制飲食之外,運動的配合可以讓你身材更緊實且更健康。而說到「運動」,大家大概最先想到的就是「跑步」了,但其實跑步的減肥效果只排在第三名而已呢!究竟哪一種運動最有減肥效果呢?專家列出6種有效的運動,從排名高到低就來告訴你。 第1名:高強度間歇運動(HIIT)
高強度間歇運動(HIIT)是一種「一個動作、休息、一個動作、休息」間隔的間歇運動,這樣的訓練結合了肌力以及有氧運動。近年來有研究表明,HIIT運動是所有的有氧運動中燃燒脂肪、減肥效果最好的,而且在運動結束後,還能達到持續燃脂效果。 第2名:游泳 游泳是老少咸宜的運動,也很適合搭配節食及健身運動。游泳其實是一個很消耗體力的運動,養成定期游泳的習慣,除了對健康都有益還能燃燒大量的卡路里!研究統計顯示,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如果採取自由式游泳30分鐘,就可以消耗525大卡。 另外有研究證明,游泳完之後會有飢餓感,對肉類與醣的攝取需求大。所以游泳之後如果無法控制飲食攝取量,可能不但沒有減肥效果,還會讓你更胖。 第3名:慢跑 跑步是非常健康的運動方式,而且簡單方便,不容易受傷,也最容易接受。對於燃脂效果,減肥可以提高心肺,有效燃脂,根據計,一個60公斤的人慢跑30分鐘可以消耗282大卡的熱量,只不過對與HIIT運動相比,跑步在持續燃脂方面的效果沒有那麼好。 第4名:跳繩 跳繩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HIIT運動,它是「低耗時高耗能」的運動,也就是「在短時間內能達到最大熱量消耗」的運動。一個60公斤的人跳繩30分鐘即可消耗270大卡的熱量,而且可以持續燃燒熱量長達6小時以上,這就是「後燃效應」(after-burn effect)。 第5名:球類運動 室內的球類運動結合了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不但有爆發力的動作,也很需要耐力,運動持續越久會消耗越多的脂肪。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網球與桌球等球類運動的減肥效果也相當不錯,有研究統計,從事籃球運動30分鐘可以消耗207卡的熱量,羽毛球與網球的消耗熱量也相仿。 第6名:騎自行車 騎自行車也是一個很好的運動方式,可以說是種全身運動,只要騎乘姿勢正確,對手臂、腰、後背都有很好的雕塑效果。有研究調查顯示,如果持續在周間每天騎車40分鐘,到週末假日每天騎車90分鐘,一個月下來平均可以有效減重3.37公斤。 資料來源 想減肥瘦身,這6種運動最有效!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37027 2019/02/27 【豆漿+雞蛋=白吃?,破解飲食迷思】 網路謠傳說:「熱豆漿加一顆雞蛋的吃法,反而無法吸收營養」。豆漿和雞蛋兩者不都是高品質的蛋白質來源嗎?原來是因為生豆漿與生雞蛋含有特殊的植物性蛋白與生物性蛋白,沒有經過充分加熱來破壞這些蛋白結構,100%會阻礙腸道消化蛋白質;扣除蛋白質吸收率問題,生豆漿含有黃豆皂苷和胰蛋白抑制劑,會刺激腸胃黏膜,造成嘔吐、腹痛及腹瀉,生雞蛋易有沙門氏桿菌汙染疑慮,所以熱豆漿加顆生雞蛋吃法,風險太高了,建議豆漿加入雞蛋後要至少加熱2分鐘才是營養又安全! 早餐喝豆漿,感覺營養價值高又美味,但是,網路卻流傳「豆漿和雞蛋不能一起吃,否則等於白吃了」、「喝豆漿不宜空腹喝,熱量會被消耗掉」,到底這2大常見的豆漿迷思真相如何?來聽營養師破解。 迷思/豆漿和雞蛋不能一起吃?營養師:兩者都要煮沸
網路上傳說「豆漿和雞蛋不能一起吃」的理由是: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會阻礙身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影響雞蛋、牛奶的營養吸收。也就是指這兩種食物混搭,營養無法吸收,可說是白吃一場。 這當然又是錯誤的謠言!突破關鍵點在於只要兩者都有煮沸與煎熟,就沒有問題了。尤偉銘營養師指出,民眾是否思考過生豆漿與生雞蛋為什麼要煮沸與煎熟才能吃呢!?原來生豆漿含有特殊的植物性蛋白,而生雞蛋含有特殊的生物性蛋白,若沒有充分加熱破壞這些蛋白結構,100%會阻礙腸道消化蛋白質且引起腹痛與腹瀉。 尤偉銘營養師指出,生豆漿含有黃豆皂苷與胰蛋白抑制劑,會刺激腸胃黏膜與影響蛋白質吸收,造成嘔吐、腹痛、腹瀉。生雞蛋含有類黏蛋白、白素、溶菌素,會抑制人體正常消化蛋白質的能力,阻礙生長發育與修復身體組織,同時生雞蛋還有沙門氏桿菌汙染之疑慮。因此,民眾不用擔心,只要豆漿與雞蛋都有煮沸與煎熟,就可以一起吃,完全不用擔心。 豆漿搭雞蛋吃營養佳 還有搭這些也很棒 至於早餐喝豆漿,搭雞蛋一起吃,是吃出滿滿大營養的絕配嗎?豆漿與雞蛋,兩者都是高品質蛋白質食物,其營養價值勝過燕窩與雞精。豆漿屬於植物性蛋白,含有大豆異黃酮、卵磷脂、植物固醇、不飽和脂肪酸,在許多科學文獻證明,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而雞蛋屬於動物性蛋白,含有維生素A、D、B群且非常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的發生率,也可改善老人的認知功能,增加視覺和語言記憶力。因此,豆漿與雞蛋兩者搭配一起吃反而更有助於身體健康的促進。 民眾不用擔心,只要豆漿與雞蛋都有煮沸與煎熟,就可以一起吃,完全不用擔心。 空腹不宜喝豆漿的主要原因是,若沒有搭配醣類食物,豆漿的蛋白質很容易就被當作熱量來使用。 除了喝豆漿搭配雞蛋之外,豆漿還可以搭配其他哪一些食物一起吃,同樣能達到營養均衡,並能滿足一餐的蛋白質攝取?尤偉銘營養師指出,民眾早餐每天喝1~2杯無糖豆漿(240ml/杯)有益身體健康。建議,無糖豆漿熱量低,再搭配蔬菜夾肉、蛋、全麥土司,早餐就能獲得營養滿分的蛋白質,對於小孩、大人都非常適合。 迷思二/豆漿不宜空腹喝?營養師:搭配醣類食物比較好 另外,網路上也傳說豆漿不宜空腹喝,是真的嗎?空腹喝豆漿,豆漿裡的蛋白質往往會在人體內迅速轉化成熱量而被消耗掉,無法發揮營養作用。豆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對於身體來說,蛋白質主要用途是調節生理機能、生長發育、建造修補組織。若是豆漿被拿來當作熱量使用,可就大大吃虧了。 為了節省蛋白質被過度消耗當做產能來用,因此空腹不宜喝豆漿的主要原因是,若沒有搭配醣類食物,豆漿的蛋白質很容易就被當作熱量來使用。尤偉銘營養師建議輕食餐點的選擇,早餐:豆漿搭配全麥三明治,午餐:豆漿搭配五穀鮮蔬飯糰,醣類只要聰明選擇優質全穀雜糧,就能節省豆漿的蛋白質的浪費囉。 喝熱豆漿加蛋 一定要完全煮熟 最後提醒,喝豆漿要喝熟的,吃蛋也最好要煮熟,但是,喝熱豆漿加入一顆蛋,有可能未完全煮熟,而要擔心有細菌問題。因雞蛋造成沙門氏桿菌中毒案件時有所聞,主要原因是蛋殼附著沙門氏桿菌,蛋殼不小心落入生雞蛋裡,當生雞蛋沒有完全煮熟時,沙門氏桿菌就有機會存活下來。若是抵抗力較差的兒童及長輩吃下肚,約4~48小時內就會出現下痢、腹痛、寒顫、發燒(高燒維持在38~40℃)、噁心、嘔吐等症狀,約持續2~3天後會痊癒。 資料來源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70205 2020-02-07
肌肉是人體重要的組織,對於各種代謝有著積極的作用,像是減重、提升免疫力,都需要足夠的肌肉量。同時對於癌症病人來說是更有幫助。根據研究顯示,定期有在做肌力訓練以及肌肉量較高的癌症患者,死亡風險低了33 %,因此,千萬別忽略肌肉的重要性。 美國研究:肌肉多的人,免疫力較高且癌症死亡風險降33% ©technologynetworks.com 根據一項發表在《The Lancet》的研究顯示,肌肉品質低的癌症患者有更多的併發症、更長的住院時間和更低的生存率。此外,還有一項由美國馬約醫院(Mayo Clinic)針對 2,863 名 18~81 歲癌症倖存者進行的研究,發現有接受肌力訓練的癌症病患,死亡風險降低了33%。新的研究團隊針對 250 名患有實體癌症的患者進行分析,發現肌肉減少症患者出現了較差的功能狀態,併發症較多。此外,肌肉減少的患者,生存期較短、生活品質較差,他們歸納出男性、直腸癌症患者以及 65 歲患者,肌肉減少的程度最為顯著。 肌肉能對抗發炎,進而降低癌症致死率 新生成的肌肉在運動收縮後,會分泌上百種細胞激素、生長因子等,這些統稱為肌肉激素(myokine)。如同荷爾蒙,這些肌肉激素也會經由血液循環作用於身體其他部位。其中一種肌肉激素是介白素 6 號(interleukin 6,IL-6),有抗發炎作用。由於慢性發炎會促進癌症發生,IL-6 可能藉由抑制發炎反應而減少癌症發生。當 IL-6 作用於脂肪組織時,能促進脂肪分解與消耗,幫助體重控制。由於肥胖也是癌症的危險因子,減少過多體脂肪也能減低罹癌風險。因此,要增加肌肉量才能提升免疫力。通常增肌的方法不外乎飲食、肌力訓練,但睡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2週不運動,心血管功能下降1.8% 根據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EASD)在2019年初時,公佈了一項研究不運動對身體的研究。他們從研究中發現,對於年輕的非肥胖成年人,即使短時間不運動和久坐,也會影響身體健康。首先,他們先調查參與研究的人員他們平時的走路步數,發現他們平時每天能走1萬步以上,但為了實驗,於是要求他們平均每天減少約1萬步的運動,並且增加了103分鐘的坐著時間。然而過了14天後,他們的心血管功能下降了1.8%,而且心肺功能下降且腰圍也增加,但是,恢復正常活動14天後,血管功能恢復到了原先的水平。 此外,據刊《康復醫學雜誌》(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一項針對不運動降低肌肉量的研究顯示,只要不運動兩週,肌肉量明顯會下降。研究找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將參試者用一條腿部固定器綁定,保持不動2個星期後,年實驗者的腿部肌肉平均減少485公克,而老年人腿部肌肉平均減少250公克。換句話說,這意味著年輕人肌肉力量降低了1/3,其腿部肌肉力量衰退程度,相當於衰老40~50年。 不運動肌肉就會流失 人只要不固定持續運動從30歲之後,肌肉就會以每10年3-5%的速度減少!大多數的人從出生到30歲時會讓肌肉的成長達到巔峰,但30歲之後你開始失去肌肉質量和功能,這種與年齡相關的肌肉質量、力量和功能的喪失,它的速度可能比你所想像中的更快。我們人體的肌肉量約佔體重的30-50%,但實際的肌肉量就必須看每個人的身體健康以及遺傳基因來做決定,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身體的肌肉組織、強度與耐力都會漸漸減少變弱,有個研究也指出人類從40歲開始到70歲左右,肌肉量每10年會以8%左右的速度減少,我們用一位男性來做換算,30歲時他擁有20公斤左右的肌肉,到70歲時會減少大約5公斤的肌肉量。然而,肌肉變少就會開始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移動功能,間接會讓身體的體脂肪量變高(在體重總量不變的狀態之下),這些脂肪就會堆積在身體內部的內臟器官上,進而影響身體的健康指數。 就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培養規律運動和吃富含蛋白質的飲食,可有助於保持或增加肌肉。制定運動計劃,調整飲食方案,增加體內肌肉品質,才能在對癌症等疾病的過程中佔據優勢。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Technology 責任編輯/妞妞 資料來源 https://www.sportsplanetmag.com/article/desc/200005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