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7 【豆漿+雞蛋=白吃?,破解飲食迷思】 網路謠傳說:「熱豆漿加一顆雞蛋的吃法,反而無法吸收營養」。豆漿和雞蛋兩者不都是高品質的蛋白質來源嗎?原來是因為生豆漿與生雞蛋含有特殊的植物性蛋白與生物性蛋白,沒有經過充分加熱來破壞這些蛋白結構,100%會阻礙腸道消化蛋白質;扣除蛋白質吸收率問題,生豆漿含有黃豆皂苷和胰蛋白抑制劑,會刺激腸胃黏膜,造成嘔吐、腹痛及腹瀉,生雞蛋易有沙門氏桿菌汙染疑慮,所以熱豆漿加顆生雞蛋吃法,風險太高了,建議豆漿加入雞蛋後要至少加熱2分鐘才是營養又安全! 早餐喝豆漿,感覺營養價值高又美味,但是,網路卻流傳「豆漿和雞蛋不能一起吃,否則等於白吃了」、「喝豆漿不宜空腹喝,熱量會被消耗掉」,到底這2大常見的豆漿迷思真相如何?來聽營養師破解。 迷思/豆漿和雞蛋不能一起吃?營養師:兩者都要煮沸
網路上傳說「豆漿和雞蛋不能一起吃」的理由是: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會阻礙身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影響雞蛋、牛奶的營養吸收。也就是指這兩種食物混搭,營養無法吸收,可說是白吃一場。 這當然又是錯誤的謠言!突破關鍵點在於只要兩者都有煮沸與煎熟,就沒有問題了。尤偉銘營養師指出,民眾是否思考過生豆漿與生雞蛋為什麼要煮沸與煎熟才能吃呢!?原來生豆漿含有特殊的植物性蛋白,而生雞蛋含有特殊的生物性蛋白,若沒有充分加熱破壞這些蛋白結構,100%會阻礙腸道消化蛋白質且引起腹痛與腹瀉。 尤偉銘營養師指出,生豆漿含有黃豆皂苷與胰蛋白抑制劑,會刺激腸胃黏膜與影響蛋白質吸收,造成嘔吐、腹痛、腹瀉。生雞蛋含有類黏蛋白、白素、溶菌素,會抑制人體正常消化蛋白質的能力,阻礙生長發育與修復身體組織,同時生雞蛋還有沙門氏桿菌汙染之疑慮。因此,民眾不用擔心,只要豆漿與雞蛋都有煮沸與煎熟,就可以一起吃,完全不用擔心。 豆漿搭雞蛋吃營養佳 還有搭這些也很棒 至於早餐喝豆漿,搭雞蛋一起吃,是吃出滿滿大營養的絕配嗎?豆漿與雞蛋,兩者都是高品質蛋白質食物,其營養價值勝過燕窩與雞精。豆漿屬於植物性蛋白,含有大豆異黃酮、卵磷脂、植物固醇、不飽和脂肪酸,在許多科學文獻證明,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而雞蛋屬於動物性蛋白,含有維生素A、D、B群且非常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的發生率,也可改善老人的認知功能,增加視覺和語言記憶力。因此,豆漿與雞蛋兩者搭配一起吃反而更有助於身體健康的促進。 民眾不用擔心,只要豆漿與雞蛋都有煮沸與煎熟,就可以一起吃,完全不用擔心。 空腹不宜喝豆漿的主要原因是,若沒有搭配醣類食物,豆漿的蛋白質很容易就被當作熱量來使用。 除了喝豆漿搭配雞蛋之外,豆漿還可以搭配其他哪一些食物一起吃,同樣能達到營養均衡,並能滿足一餐的蛋白質攝取?尤偉銘營養師指出,民眾早餐每天喝1~2杯無糖豆漿(240ml/杯)有益身體健康。建議,無糖豆漿熱量低,再搭配蔬菜夾肉、蛋、全麥土司,早餐就能獲得營養滿分的蛋白質,對於小孩、大人都非常適合。 迷思二/豆漿不宜空腹喝?營養師:搭配醣類食物比較好 另外,網路上也傳說豆漿不宜空腹喝,是真的嗎?空腹喝豆漿,豆漿裡的蛋白質往往會在人體內迅速轉化成熱量而被消耗掉,無法發揮營養作用。豆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對於身體來說,蛋白質主要用途是調節生理機能、生長發育、建造修補組織。若是豆漿被拿來當作熱量使用,可就大大吃虧了。 為了節省蛋白質被過度消耗當做產能來用,因此空腹不宜喝豆漿的主要原因是,若沒有搭配醣類食物,豆漿的蛋白質很容易就被當作熱量來使用。尤偉銘營養師建議輕食餐點的選擇,早餐:豆漿搭配全麥三明治,午餐:豆漿搭配五穀鮮蔬飯糰,醣類只要聰明選擇優質全穀雜糧,就能節省豆漿的蛋白質的浪費囉。 喝熱豆漿加蛋 一定要完全煮熟 最後提醒,喝豆漿要喝熟的,吃蛋也最好要煮熟,但是,喝熱豆漿加入一顆蛋,有可能未完全煮熟,而要擔心有細菌問題。因雞蛋造成沙門氏桿菌中毒案件時有所聞,主要原因是蛋殼附著沙門氏桿菌,蛋殼不小心落入生雞蛋裡,當生雞蛋沒有完全煮熟時,沙門氏桿菌就有機會存活下來。若是抵抗力較差的兒童及長輩吃下肚,約4~48小時內就會出現下痢、腹痛、寒顫、發燒(高燒維持在38~40℃)、噁心、嘔吐等症狀,約持續2~3天後會痊癒。 資料來源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70205 2020-02-07
肌肉是人體重要的組織,對於各種代謝有著積極的作用,像是減重、提升免疫力,都需要足夠的肌肉量。同時對於癌症病人來說是更有幫助。根據研究顯示,定期有在做肌力訓練以及肌肉量較高的癌症患者,死亡風險低了33 %,因此,千萬別忽略肌肉的重要性。 美國研究:肌肉多的人,免疫力較高且癌症死亡風險降33% ©technologynetworks.com 根據一項發表在《The Lancet》的研究顯示,肌肉品質低的癌症患者有更多的併發症、更長的住院時間和更低的生存率。此外,還有一項由美國馬約醫院(Mayo Clinic)針對 2,863 名 18~81 歲癌症倖存者進行的研究,發現有接受肌力訓練的癌症病患,死亡風險降低了33%。新的研究團隊針對 250 名患有實體癌症的患者進行分析,發現肌肉減少症患者出現了較差的功能狀態,併發症較多。此外,肌肉減少的患者,生存期較短、生活品質較差,他們歸納出男性、直腸癌症患者以及 65 歲患者,肌肉減少的程度最為顯著。 肌肉能對抗發炎,進而降低癌症致死率 新生成的肌肉在運動收縮後,會分泌上百種細胞激素、生長因子等,這些統稱為肌肉激素(myokine)。如同荷爾蒙,這些肌肉激素也會經由血液循環作用於身體其他部位。其中一種肌肉激素是介白素 6 號(interleukin 6,IL-6),有抗發炎作用。由於慢性發炎會促進癌症發生,IL-6 可能藉由抑制發炎反應而減少癌症發生。當 IL-6 作用於脂肪組織時,能促進脂肪分解與消耗,幫助體重控制。由於肥胖也是癌症的危險因子,減少過多體脂肪也能減低罹癌風險。因此,要增加肌肉量才能提升免疫力。通常增肌的方法不外乎飲食、肌力訓練,但睡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2週不運動,心血管功能下降1.8% 根據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EASD)在2019年初時,公佈了一項研究不運動對身體的研究。他們從研究中發現,對於年輕的非肥胖成年人,即使短時間不運動和久坐,也會影響身體健康。首先,他們先調查參與研究的人員他們平時的走路步數,發現他們平時每天能走1萬步以上,但為了實驗,於是要求他們平均每天減少約1萬步的運動,並且增加了103分鐘的坐著時間。然而過了14天後,他們的心血管功能下降了1.8%,而且心肺功能下降且腰圍也增加,但是,恢復正常活動14天後,血管功能恢復到了原先的水平。 此外,據刊《康復醫學雜誌》(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一項針對不運動降低肌肉量的研究顯示,只要不運動兩週,肌肉量明顯會下降。研究找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將參試者用一條腿部固定器綁定,保持不動2個星期後,年實驗者的腿部肌肉平均減少485公克,而老年人腿部肌肉平均減少250公克。換句話說,這意味著年輕人肌肉力量降低了1/3,其腿部肌肉力量衰退程度,相當於衰老40~50年。 不運動肌肉就會流失 人只要不固定持續運動從30歲之後,肌肉就會以每10年3-5%的速度減少!大多數的人從出生到30歲時會讓肌肉的成長達到巔峰,但30歲之後你開始失去肌肉質量和功能,這種與年齡相關的肌肉質量、力量和功能的喪失,它的速度可能比你所想像中的更快。我們人體的肌肉量約佔體重的30-50%,但實際的肌肉量就必須看每個人的身體健康以及遺傳基因來做決定,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身體的肌肉組織、強度與耐力都會漸漸減少變弱,有個研究也指出人類從40歲開始到70歲左右,肌肉量每10年會以8%左右的速度減少,我們用一位男性來做換算,30歲時他擁有20公斤左右的肌肉,到70歲時會減少大約5公斤的肌肉量。然而,肌肉變少就會開始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移動功能,間接會讓身體的體脂肪量變高(在體重總量不變的狀態之下),這些脂肪就會堆積在身體內部的內臟器官上,進而影響身體的健康指數。 就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培養規律運動和吃富含蛋白質的飲食,可有助於保持或增加肌肉。制定運動計劃,調整飲食方案,增加體內肌肉品質,才能在對癌症等疾病的過程中佔據優勢。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Technology 責任編輯/妞妞 資料來源 https://www.sportsplanetmag.com/article/desc/200005267 肌肉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各種代謝有著積極的作用,癌症病人的肌肉量更是有關抗癌的成敗。根據研究顯示,有接受肌肉訓練、肌肉量較高的癌症患者,死亡風險低了 33 %。
一項發表在《刺胳針•腫瘤學》的研究顯示,肌肉品質低的癌症患者有更多的併發症、更長的住院時間和更低的生存率。還有一項由美國馬約醫院(Mayo Clinic)針對 2,863 名 18~81 歲癌症倖存者進行的研究,發現有接受阻力訓練的癌症病患,死亡風險降低了 33%。 研究人員對 250 名患有實體癌症的患者進行分析,發現肌肉減少症患者出現了較差的功能狀態,併發症較多。此外,肌肉減少的患者,生存期較短、生活品質較差。研究人員歸納出,男性、直腸癌症患者以及 65 歲患者,肌肉減少的程度最為顯著。 不愛動、挑食的病人,肌肉品質下降,死亡風險提升。 肌肉能對抗「發炎」,進而降低罹癌風險和致死率 新生成的肌肉在運動收縮後,會分泌上百種細胞激素、生長因子等,統稱為「肌肉激素」(myokine)。如同荷爾蒙,這些肌肉激素也會經由血液循環作用於身體其他部位。其中一種肌肉激素是介白素 6 號(interleukin 6,IL-6),有抗發炎作用。 由於慢性發炎會促進癌症發生,IL-6 可能藉由抑制發炎反應而減少癌症發生。當 IL-6 作用於脂肪組織時,能促進脂肪分解與消耗,幫助體重控制。由於肥胖也是癌症的危險因子,減少過多體脂肪也能減低罹癌風險。 肌肉量上升,有助於抗發炎 如何減緩肌肉流失是健康關鍵 但是,從30歲左右開始,人體內的肌肉品質會下降,導致健康風險升高,尤其是在患有疾病的情況下,肌肉的質與量會迅速減少。在醫院的病床上僅3天時間,一位老年患者就可能失去一公斤以上的肌肉;在為期10天的住院期間,成年人可能會失去其肌肉總質量的5%,而在重症監護病房中,這一數字會上升到18%。 肌肉的下降,會使患者更難以抵抗疾病。損失10%的肌肉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和感染風險增加;損失20%會出現渾身無力,康復緩慢;損失30%的患者,會因太虛弱而無法坐下;而損失40%通常會有致命危險。因此,如何減緩肌肉流失,就是重要關鍵。 營養干預+運動是最有效方式 研究人員認為,透過營養干預提升肌肉品質,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治療及預後情況。目前,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如何通過飲食干預,增強肌肉,從而更好地對抗威脅生命的疾病。 不過,就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定期的體育運動和富含蛋白質的飲食,可有助於保持或增加肌肉,制定運動計劃,調整飲食方案,增加體內肌肉品質,才能在對癌症等疾病的過程中,佔據優勢。(參考:《運動是癌友最好的朋友 和信物理治療師教你「運動藥方」》) 文/林以璿 圖/阿巫 參考資料:Prevalence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sarcopenic obesity in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urs of the respiratory and gastrointestinal tract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期刊小檔案:《刺胳針》(The Lancet)為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視的同行評審性質之醫學期刊之一,1823年由Thomas Wakley所創刊,他以外科用具「刺胳針」(Lancet)來為這份刊物命名,而Lancet在英語中也是「尖頂穹窗」的意思,藉此寓意著期刊立志成為「照亮醫界的明窗」。 長點肉吧!研究發現:肌肉多的人癌症死亡風險降 33 % | Heho健康 資料來源 https://heho.com.tw/archives/66219 你家有即將邁入65歲以上的長輩嗎?或是,你雖然正值壯年,但也想為自己的老年健康把關嗎?台灣2026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人高達473萬人,大部分老人都知道要提防三高問題,對於「肌少症」有充分認知的人卻不多。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根據國內流行病學統計,65歲以上國人罹患肌少症比例為7-10%,80歲以上男性罹患率更高達近30%。患有肌少症的病人,日後也較容易出現跌倒、失能,一但罹患內科或外科疾病,也會有較多的併發症和較高的嚴重度及死亡率。 害怕三高 中老年人反而營養不足 中老年人可能因長期擔心三高,或者是已有三高而長久養成的習慣,高達6成5的長者有控制食量或熱量的現象,在2成少吃肉類、蛋、海鮮的長者中,4成8擔心罹患三高疾病,4成5為害怕膽固醇,牙口不好則佔6.9%。 其實65歲以後,除非是已罹患三高疾病,否則醫師都會對正常老年人比較寬鬆地看待三高現象,為的就是不希望長者因為擔心三高疾病上身而忌口不吃,反而造成熱量或營養攝取不足,尤其是缺乏製造肌肉的原料-蛋白質,引發肌少症上身。(想知道自己有沒有肌少症,點擊這裡測量) 陳亮恭表示,避免肌少症,最重要的就是透過飲食跟運動,提升肌肉的質與量,「就像是土雞跟肉雞,但是肉多卻沒有力量也沒有用,需要質與量兼顧。」飲食方面,最重要的是攝取組成肌肉的蛋白質。 陳亮恭推薦,好的蛋白質包括豆、魚、蛋、肉類及乳品類,牙口不好的人則可選擇魚類、蒸蛋、豆漿、豆腐及牛奶、優格等軟質食物或將食物煮軟並切小塊以利進食。 挑選「蛋白質轉換率」高的食物 「一般來說,每天蛋白質攝取建議量是用體重乘上1.2(公克),也就是說一個60公斤的老人,每天應該要吃到72公克的蛋白質,」陳亮恭解釋,但是72公克的蛋白質大約需要吃掉半台斤的雞腿肉,老人家胃口不好,根本吃不到這麼多。 「所以,要挑選『蛋白質轉換率』較高的食物,可以比較有效率的吃到足夠的蛋白質,」陳亮恭舉例,像是雞腿肉就是蛋白質轉換率較高的食物,其他還包括了乳酪、豆乾等等。 「像是牛奶大約只有5%的蛋白質轉換率,但是同樣份量的乳酪就有30%的轉換率;豆漿跟豆乾也是一樣的概念,」他說。進食的時機,最好是選擇運動後,這樣吃進去的蛋白質,可以馬上修復肌肉。 不要把營養補充品當成首選 如果仍然吃不到建議的蛋白質量,陳亮恭建議,現在有許多產學合作的產品,都在做適合給高齡者食用的高營養食物,「像是陽明大學的產學合作,就跟桂冠推出了一系列湯品,因為有嚴格計算營養成分,長者可以用更加有效率的方式補充營養。」 陳亮恭表示,不少人食用安素來補充蛋白質,他建議還是要以食物為主,營養補充品為輔,才能夠兼顧均衡與美味;如果真的是疾病纏身、無法進食,藥品才是下下之選,不過目前相關的藥品也還在研發中。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 老人家蛋白質吃不夠 避免肌少症 高齡權威陳亮恭教你這樣吃 | Heho健康 資料來源 https://heho.com.tw/archives/53794?utm_source=%E5%BB%B6%E4%BC%B8%E9%96%B1%E8%AE%80&utm_medium=heho&utm_campaign=click 衛福季刊/2019/06/03
乳牙健康 對孩子影響深遠 季麟揚表示,一般人幼年時期乳牙有20顆,六歲之後乳牙陸續掉落,長出永久齒,永久齒有28顆。乳牙的功能之一是幫恆牙佔位置,若乳牙蛀光、提早掉落,恆牙生長的位置就會容易產生混亂、不整齊。不只如此,小孩吃飯咀嚼、營養吸收也與牙齒健康有密切關聯。小孩有蛀牙、牙齒痛的時候,獲取的營養容易大打折扣,還可能不愛吃蔬菜、水果與肉類等需要咀嚼的食物,營養攝取就會不均衡,而缺牙對自信、語言發音的影響更是不言可喻。 「乳牙不好,恆牙也不會好!」季麟揚解釋,牙齒健康與否,與潔牙、護牙習慣有關,在乳牙時期沒有養成良好的潔牙與護牙習慣,長出恆牙後,照樣很快就產生齲齒。有的孩子6歲長出的恆牙,7、8歲時發生蛀牙,可能10歲不到就得補牙、甚至拔牙。這牙齒本來可以用一輩子,結果10歲就不能用了,實在非常可惜,他認為,「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的禮物,就是給孩子一口好牙」,擁有一口健康牙齒,一生受用不盡。 我國DMFT指標 顯著改善 世界衛生組織(WHO)以「恆齒齲蝕指數」(Decayed, Missing and Filled Teeth, DMFT index)作為兒童口腔健康指標,D(Decayed)代表齲齒,M(Missing)代表因蛀牙被拔掉的牙齒,F(Filling)表示牙齒遭蛀蝕而接受填補,T(Teeth)也就是牙齒。一顆牙齒只要有上述3種現象之一,就算1分。根據2012年的一項全國調查,我國12歲學童DMFT指數平均為2.50顆,與2000年時的3.31顆相比,顯示有顯著改善。 世界衛生組織也訂立目標,希望2000年,全世界DMFT指數平均值在3.0顆以下,2010年在2.0顆以下,到2020年,可以降到1.0顆以下。 民眾可能認為WHO訂的標準太高,不過從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來看,全球189國DMFT指數平均為1.67顆。季麟揚說:「DMFT指數全球平均1.67顆,我國的平均值卻還有2.50顆,離及格還有一段距離,也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兩要兩不 平常潔牙更重要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以下簡稱心口司)2018年宣導「保護牙齒五部曲」,幫助學童、小孩家長更了解如何維護口腔健康。 「保護牙齒五部曲」包括 第一,定期看牙醫,長牙就要立即看牙。 第二,正確潔牙。 第三,均衡飲食習慣。 第四,使用氟化物。 第五,窩溝封填。 在維持口腔健康,小孩也要注意「兩要兩不」。「兩要」是餐後睡前要刷牙,一天至少刷牙兩次,以及要使用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且每半年接受牙醫師塗氟與口腔檢查。「兩不」則是不要吃甜食與含糖飲料,還有不要與其他人共用餐具或吹涼食物,避免口水互相接觸。 心口司建議,只要小孩開始長牙,每6個月就得到牙醫院所接受口腔檢查,平常正確潔牙更是重要。 小孩潔牙 需要家長監督、協助 季麟揚解釋,牙齒的外型是有弧度的,咬合面就好像山谷,有許多細小的發育溝,細菌就窩藏在裡面,當食物殘渣掉下進來,細菌就有食物可以吃,也就可以滋長。因此刷牙時,牙刷要隨著牙齒弧度而變化角度,牙縫也要清潔乾淨。6歲前的孩子可能還無法有效運用手指小肌肉力量,若放任小孩自己隨便刷,有些角落沒刷乾淨,食物殘渣一堆積,就容易蛀牙,所以很需要家長、照顧者協助清潔牙齒、監督。 心口司指出,0-3歲的孩子,家長可用紗棉布或牙刷幫助刷牙。3-6歲的孩子,可以讓小孩先刷一次,大人再完整地刷一次。這兩個年齡層的孩子刷牙,可以水平來回刷。6-9歲學童,可開始學習貝氏刷牙法,小孩刷牙後,再由家長重點加強大臼齒、門齒的清潔。9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用貝氏刷牙法清潔牙齒,此時小朋友就可以自己刷牙,家長監督。 善用氟化物 減少齲齒發生率 季麟揚表示,「牙齒雖然耐磨,可是很怕酸,只要處於pH酸鹼值5.5以下,牙齒就會開始脫礦、去礦化,牙齒結構受到破壞,就很容易產生蛀牙。」而氟化物在預防齲齒上,是「最好用的東西」,也被列為20世紀預防醫學的10大重要成就。已有非常多的研究證據顯示,氟化物有助於減少齲齒發生機率。 氟化物在牙齒預防保健上的應用包括:使用含氟牙膏、專業塗氟、使用含氟漱口水、使用氟鹽、氟錠等。像牙醫師的專業塗氟,目前心口司就有針對幼兒塗氟服務提供補助,未滿6歲的幼兒,每半年一次,可到牙科醫療機構,接受牙醫師提供免費牙齒塗氟、口腔檢查及衛教指導等服務。政府也開放牙醫師至幼兒園、社區提供塗氟服務。對於未滿12歲的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及原住民族地區、偏遠及離島地區的兒童,則可每3個月進行一次免費塗氟。全國國小學童每週一次可在學校使用含氟漱口水,幫助預防齲齒。 臼齒窩溝封填 保護牙齒健康 窩溝封填也是預防學童齲齒重要策略。季麟揚指出,第一大臼齒是口腔內體積最大的牙齒,在咀嚼上扮演吃重角色。它位於口腔較深處,咬合面也凹凸不平,帶有許多小隙縫,極容易藏污納垢。第一大臼齒多數在6歲左右長出,但這時小孩的手指肌肉力量還不穩定,刷牙又必須將手伸到口腔中,才能刷得乾淨,這對維持口腔健康,是很大的挑戰。 因此醫界發現,若在小孩長出第一大臼齒後,盡快進行臼齒窩溝封填,就能減少臼齒發生蛀牙的機率。季麟揚解釋,第一大臼齒窩溝封填就是運用原本是液態的樹脂,照光固化後將臼齒咬合面的窩溝填平,牙齒咬合面較平整,清潔會比較容易,也較不會藏污納垢。等小孩長大,手指肌肉力量較協調,就可以自己好好地清潔牙齒,此時就算封填窩溝的樹脂脫落或磨耗,因為已養成良好潔牙習慣,影響就不會很大。所以進行窩溝封填後,還是要每天規律地潔牙,才能真正遠離齲齒傷害。 目前心口司對於全國國小一年級學童(包括:低收入、中低收入、身心障礙者、山地原住民鄉及離島國小學童),也提供第一大臼齒窩溝封填的補助,幫助小孩維持牙齒健康。 小孩口腔健康 家長責無旁貸 從2001年開始,全臺國小都在進行潔牙比賽,鼓勵國小學童養成良好潔牙習慣。季麟揚也提醒,潔牙比賽雖然可以鼓勵小孩注意口腔保健,但有些孩子身處弱勢,或家庭功能不完整,身邊照顧者可能無法協助潔牙、監督,這種情形更需要關注。期待家長多注意養成孩子正確刷牙、潔牙的習慣,也要規律地帶孩子去看牙醫師,進行口腔檢查、接受塗氟服務,當小孩長大成人,牙齒就有機會一直維持健康、強壯。 資料來源https://health99.hpa.gov.tw/Article/ArticleDetail.aspx?TopIcNo=168&DS=1-Article 2018-03-27 腎臟病一開始幾乎沒有症狀,醫生指出,腎臟病早期症狀如小便有泡沫、血尿、每天排尿量變多或變少、下肢水腫、血壓偏高等等,若一直拖到病情加重,像是呼吸困難、精神和胃口明顯變差,人很不舒服了才就醫 ,往往已經到了腎臟病的後期階段。 讀者看到得「疲倦」,正是腎臟衰竭的警訊之一。 腎臟位於後腰部脊椎兩側,腎臟基本組成單位是「腎元」,每個腎臟約有100萬個腎元,每個腎元包括腎絲球和腎小管,當血液經過腎臟時,腎元就會過濾廢物、水分和電解質,形成尿液。 腎臟受損超過三個月以上,腎臟功能無法恢復正常,便成為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分成五個階段,判斷指標根據腎絲球濾過速率(GFR),再考量年齡和性別等因素。 由於腎功能降到30%、20%時,患者才感受到不適,許多人一發現腎功能衰竭,就必須洗腎。 目前洗腎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方式,血液透析經由機器及人工腎臟,將血液過濾出廢物和多餘水分,每次時間約4到5小時,病患需到醫療院所才能進行。 腹膜透析利用身體腹膜作為半透膜,導入透析液,將廢物及多餘水分排除。腹膜透析在腹部植入導管,可在家操作,每次約20到30分鐘,1天約換3到5次,腹部動過手術的人不適合。 如何及早發現腎臟病?用『泡、水、高、貧、倦』五字口訣,來檢視小便是否有末泡,且久久不散、下肢或眼皮水腫、高血壓、臉色蒼白、易喘或異常貧血、容易疲倦等症狀時,須提高警覺,趕快去檢查腎功能!
自我檢測腎臟病五字訣 泡 →小便時有細微泡沫,超過30秒仍不散 水 →下肢壓下去會有水腫現象 高 →高血壓 貧 →不明原因貧血 倦 →經常感到很累、無力 你有健康的腎嗎?<<<請做自我檢測 『五字訣』,自我檢測是否有腎臟病! | Heho健康 資料來源 https://heho.com.tw/archives/10619 癌細胞怕熱
最近我看了數本日本石原結實醫師寫的書,書中常提及「癌細胞怕熱」的觀念,覺得蠻有意思的,把它記下來跟大家分享,也算是我的讀書筆記。 石原 醫師認為,現在醫學已非常進步,醫師也愈來愈多,癌症卻依然有增無減,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現代人普遍體溫低下,因人體體溫降至35度時,正是癌細胞最活躍繁殖的時候,反之,當體溫達到39.6度以上時,癌細胞就會全部死掉。 高溫可治好癌症 19世紀時,德國有位布許(Busch)醫師,發表多例自然治癒的癌症,也就是有罹癌病人,分別得到肺炎和丹毒(一種皮膚感染症)等疾病,連續發高燒1-2星期,沒想到意外治好癌症。此外,1900年美國紐約市立醫院的科萊醫師,同樣發表有癌症病人因肺炎和丹毒引起持續高燒後,治癒癌症的實例。換句話說,西洋醫學也已明白癌細胞很怕高溫。 癌症是一種從頭到腳都有可能發病的疾病,但心臟、脾臟、小腸(十二指腸)是發生癌症機率較小的器官。那是因為心臟雖只有體重的1/200,卻負責提供1/9的體溫;脾臟則是紅血球集中的地方(※註:脾臟的功能係破壞老舊的紅血球,將紅血球的血紅素與鐵分離,被分離的鐵可再度被吸收到血液中),同樣屬於高溫器官;而小腸要負責消化,必須經常活動,自然會比較溫熱,從這些事實可知,癌症並不容易發生在溫度高的器官上。 人體容易罹癌的器官如食道、肺、胃、大腸、直腸、卵巢、子宮………等都是中間呈空洞的器官,有空洞的器官,細胞會比較少,體溫也比較容易下降,所以比較容易罹癌;至於乳房因突出身體外面,也是溫度比較低的器官,故乳癌發生率也較高。 一般而言,癌症是因免疫力下降而形成,當然與血液有關連,也可以說它的發生與血液循環不佳有密切關係。東洋醫學認為「萬病之源來自髒血」,所以,身體為了燃燒並排出體內的廢物,讓血液變乾淨,才會出現發燒的反應。就某個層面來說,發燒其實能提高免疫力,而免疫力就是白血球的運作能力,實際上只要體溫上升1度,免疫力就能提高5-6倍。 一旦身體冰冷,血液循環會變差,體內細胞的代謝也會變差,體溫每下降1度,代謝就會減少約12%,免疫力也會降低30%。通常人體體溫最低的時候,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時候,一天當中,凌晨3-5點的體溫最低,這時也是最容易引發氣喘、潰瘍性大腸炎的激烈腹痛、異型狹心症等疾病的時候。 現代人體溫低下的原因 人體平靜時的體溫約有1/4來自肌肉,但現代人卻不像從前的人一樣常走路,也沒有以前的人勤快,開始用機器來取代雙手打掃和洗衣,這種運動不足的的結果,就是體溫降低的ㄧ大原因。 加上現代人常見壓力問題,壓力一大,腎上腺就會分泌腎上腺素,使血管收縮,造成血液循環不良,長期持續下去,自然會讓體溫降低。一到夏天多數人會整天躲在冷氣房裡,及平常攝取過多造成體質寒涼的食物,都是造成體溫低下的原因。(可別再相信任何啥款生機飲食了) 高體溫的方法 不只是癌症,要同時預防罹患生活習慣病(包含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等病症),一定要設法提高體溫,其方法如下: 運動- 肌肉約佔全身體重的45%, 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所以只要運動,肌肉所產出的熱量就會愈大,甚至達到體溫的一半。體溫上升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白血球的運作也會活躍,運動過後身體會覺得很輕,就連心情都覺得舒爽,主因就是體溫上升,促使體內的廢物和血液中的多餘養分被燃燒,甚至被轉換成汗水和尿液排出,以及透過吐氣被排出,等於在體內做ㄧ次大掃除。要解忙碌現代人運動不足的煩惱,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走路」。 泡澡- 日常生活中最簡單又有效的溫熱身體方法,就是泡澡。採用全身泡在浴缸的入浴法,使水溫幫助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使得內臟和肌肉得以補充到氧氣和養分,進而促使腎臟和肺排出廢物。此外,流體靜力平衡 (或稱靜水壓平衡)具有讓肌肉緊實的效果,且這種流體靜力平衡會壓迫血管和淋巴管,促進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讓全身代謝跟著活躍起來,尤其位在下半身的腎臟血流也會變好,自然會增加排尿量,改善水毒狀況,進而除去水腫和冰冷現象。 食用溫熱食物- 石原醫師鼓勵大家,平常應食用可溫熱身體的食物如乳酪、蕎麥麵、黑麵包、糙米、魚貝類、根莖類蔬菜、海藻、薑、蒜、蔥、味噌、蘋果、櫻桃、葡萄、黑糖、紅茶………等。(阿彌佗佛! 師傅們別吃了) 想要讓身體溫熱的快速方法,就是喝生薑紅茶。生薑最大的功效就是溫熱身體,而住在寒冷地區的歐洲人習慣喝紅茶,藉以溫熱身體,如將紅茶加入生薑,就能發揮更大的效果,使身體熱起來。 中藥的古籍就記載著「生薑能去百邪」,16世紀時,英國爆發黑死病大流行,至少有1/3的倫敦市民因而喪命,卻意外發現平時常吃生薑的人,都倖存下來,因此,當時的英王亨利八世,大力提倡多吃生薑,現在英國坊間到處可見的薑餅,就是當時留下來的深刻影響。 2006年密西根大學綜合癌症中心研究人員,在美國癌症學會上發表「將市面上販售的生薑粉泡開後,投入培養中的卵巢癌細胞裡,結果癌細胞全死了,足見發生了細胞凋亡與細胞自噬的作用」,雖然這項實驗所用的癌細胞是「卵巢癌細胞」,但相信這個實驗對所有癌細胞都具有同樣效果。 看了石原醫師的書,才知人體發燒正是自體提升免疫力的機制,更重要的是體溫達到39.6度以上,可以熱死癌細胞。我常在想,要是我開刀前也能發燒,癌症也許就不藥而癒,就可少挨那一刀,也免受化療之苦。前一陣子,有家人感冒發燒了,我特地恭喜他自體悶燒,大概把不少體內癌細胞給熱斃了! 自從罹癌後,有很多人告訴我,這不能吃,那不能吃,讓我很困擾我該吃什麼呢?但現在的我肯定會把以前不愛吃的蔥、薑、蒜,統統吞下肚,希望藉此提升自己的免疫力,達到自癒的效果。 ———————————-- 請問這是正確觀念嗎? ———————————-- KingNet藥物諮詢特別門診藥師回答 義守大學義大醫院中藥科 吳宗修藥師 以傳統醫學理論在人的機體素質(也就是體質)有寒熱之分。其實並非癌細胞怕熱,而是在傳統醫學中認為補陽及補氣的中藥或食材會體溫升高並具有提升免疫的功能,但也必需注意到補陽及補氣的中藥在提升免疫的功能的同時也可能提供癌細胞養份。因此也必需結合現代醫學化療及放療的方法來同時進行較為妥當。 在這裏提個人經驗和大家分享:一般人若氣血不足,可以吃人參、當歸、靈芝等補氣血之藥材,來增加抵抗力,預防疾病的發生,當然這也包括預防癌症的發生;但若以樟芝或清熱解毒等寒涼抗癌藥材來預防的話,反而因會傷正氣,使抵抗力降低,增加疾病感染及產生的機會。 若是在癌症初期及中期,給予人參、當歸、靈芝等補氣血之藥材,來增加抵抗力,反而有可能會提供給癌細胞營養。 雖然癌細胞需要我們自身的免疫力去抵抗它,但免疫力的產生是很慢的,比不上癌細胞生長的速度,一旦使用補氣血藥材,反而出現欲速則不達反效果。 若中藥的寒涼性藥材,皆有助於抑制癌細胞的生長,生機飲食在這階段也有不錯的效果,癌細胞在一時之間環境突然改變,沒了能量的來源就無法活下去了。 放射線治療及化學療法反覆進行數次後 這時可以用補養藥材,因為癌細胞已被大量消滅,適時補充補養藥材,可以照顧身體的好細胞,反而會提高癌人對抗病魔能量。 若是癌症末期,這時對瀕臨疾病末期且治癒性之治療已無意義時,則應以症狀控制、減緩不適為主,並滿足病人生理、心理之需求以提昇生活品質。 這時依其不適症,可調配其適當的藥膳,將中藥材調製成可口的流質食膳,就算無法從口進食的病人,也可將此食膳由鼻胃管給予。 若病人腸胃功能還可吸收的話,要鼓勵病人不要完全依賴點滴補給營養,不要讓腸胃道,因長期完全沒有食物而退化,這樣病人的生活品質將會大大的提升。 ——————————————– KingNet放射診斷科特別門診醫師回答 林口長庚醫院 陳煥武醫師 2006年密西根大學綜合癌症中心研究人員,在美國癌症學會上發表「將市面上販售的生薑粉泡開後,投入培養中的卵巢癌細胞裡,結果癌細胞全死了,足見發生了細胞凋亡與細胞自噬的作用」。 這是個相當唬爛的研究結果 我只要把自來水投入培養中的卵巢癌細胞裡 一樣全部死光光 那是不是大家喝自來水就可抗癌 發燒 是免疫反應的一種表現 或許可以些微提高免疫力 但是絕對不可能殺死癌細胞 要殺死癌細胞 溫度至少要60度以上 蛋白質才會被破壞 同樣的正常細胞一樣被破壞 癌細胞還沒死 自己就先死了 重點不是在溫度 而是其中藥物和癌細胞的化學反應 溫度是這些反映造成的表象 不可倒因為果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編輯部】提供 資料來源 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 … 5%A4%A3%B6%EE%BB%A1 2019-09-17
當我們攝取糖類過多時,除了容易蛀牙外,還會誘發胰島素抗性、增加肥胖、代謝症候群機會等,並使血壓、血糖、血脂升高,導致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加速身體老化,並被懷疑可能也會增加癌症風險。但是,完全不吃糖又讓人覺得飢餓難耐、四肢無力,到底該怎麼辦才好? 先搞懂「糖」和「醣」的差異 「醣」其實就是所謂的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我們所常聽到的澱粉(Starch)、糖(Sugar)和纖維(Fiber)等都屬於碳水化合物家族成員。舉凡我們三餐習慣吃的米飯、麵包、麵條、根莖類等主食,以及飯後水果,下午茶餅乾、蛋糕等,都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糖」通常是吃起來具有甜味,而「醣」是所有產糖食物的通稱。然而適量的醣類能提供身體細胞能量,醣類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每公克糖可提供約4大卡熱量,根據我國「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日約有50~60%的熱量來源為醣類,適量的醣可以使我們的身體機能維持正常的運作。 過量的糖會造成肥胖 但隨著飲食西化及飲食精緻化,我們不再吃口感粗糙的糙米飯,取而代之的鬆軟的白米飯、白麵條、白土司,外食的燉飯、炒飯、炒麵內含的主食份量更是超過了一般人身體所需,加上餐後的手搖飲料及餐間的甜點小零食,使的現代人精緻糖攝取過量。 精緻化的主食沒有纖維能夠幫助降低消化速度,葡萄糖很快的被吸收進入血液,劇烈血糖波動容易引起的血糖飆升,也會使胰島素劇烈上升,不但使我們快速感到飢餓,餐後才過不久很快又會想要再吃點東西,還容易造成身體脂肪的形成。 那我該怎麼做?試試「減糖4計畫」 1. 選擇未經加工的全穀根莖類:全穀根莖類每餐的份量控制在1/2~1碗為宜 糙米、穀麥、地瓜、芋頭等未經加工的全穀根莖類,比起精緻過的全穀類含有更多的維生素礦物質與纖維,不僅對健康較好,且讓血糖上升的速度也會較慢。 2. 以新鮮水果取代盒裝果汁:水果的份量每天攝取2~3碗為宜 盒裝果汁多半是濃縮還原汁,營養價值低,且往往加了很多不避要的添加物;現榨的果汁,因已拋棄纖維,且果汁榨出後部分營養素(特別是維生素C)會隨著時間而被破壞,因此營養價值不如新鮮食用。 3. 食物中額外添加的糖:每日的攝取量不超過總熱量的5%,約為25g 冰糖、砂糖、砂糖、黑糖、蜂蜜等常運用於甜點、飲料,此類的糖多半為單糖或雙糖等小分子的糖。這類糖吃入體內後可快速轉變成熱量,所以容易轉變成脂肪而發胖。因此這類額外添加的糖最好是能不用就不用。 4. 其他:部分的料理像是酸辣湯、羹湯與玉米濃湯等,這些食物在製作過程中常加入太白粉或麵粉,若該餐食用此類湯品,那麼主食份量就要減半,不然很有可能吃進超量的澱粉。另外,像是許多中式菜餚,像是糖醋排骨、拔絲地瓜、冰糖滷味等,在烹調過程中也加了許多糖,建議吃個一兩口、淺嚐即止就好啦。 資料來源/孫語霙營養師 責任編輯/妞妞 https://www.sportsplanetmag.com/article/desc/190005072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20年2月10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當甲狀腺亢進發作時,雖會使體重下降,但往往經治療後,不僅體重會迅速恢復,甚至持續變胖,導致臨床上許多患者不願意接受治療或按時服藥;安南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擇穎指出,但若長期不接受治療,恐會使甲狀腺亢進好發包括心律不整、骨質疏鬆、腹瀉、情緒緊張焦慮等併發症,嚴重甚至危及生命,不得輕忽嚴重性。 罹甲狀腺亢進 身體代謝異常加速 但為何罹患甲狀腺亢進會造成體重下降呢;陳擇穎醫師解釋,主要因全身代謝開始異常加速,使得體重越來越輕,屬於生病的瘦,並不健康,長期下來不僅會造成身體其他機能異常,也會因身體漸漸無法負擔而開始復胖。 掌握二多二好二少 飲食控制不發胖 陳擇穎醫師進一步表示,甲狀腺亢進病患因處於代謝加速狀態,容易因飢餓而多吃,這時透過治療恢復代謝,就導致食量無法等量下降,因此想要避免接受治療後體重迅速增加,最關鍵就是掌握飲食控制,也就是「二多二好二少」原則,包括多蔬菜多運動、好蛋白好澱粉以及少油又少糖。 控制飲食並積極治療 不怕甲狀腺亢進失控 平時除了可利用燕麥取代早餐麵包、無糖豆漿取代含糖飲料,在肉類選擇上則應挑選脂肪少的部位,並且拒絕油炸類以及甜食等高熱量食物;陳擇穎醫師強調,尤其甲狀腺亢進病患應避免食用含碘高的食物,並遵循飲食原則,配合醫師囑咐用藥,才能有效對抗疾病,又不需擔心復胖問題。 資料來源 https://tw.news.yahoo.com/%E6%B2%BB%E7%99%82%E7%94%B2%E7%8B%80%E8%85%BA%E4%BA%A2%E6%98%93%E8%AE%8A%E8%83%96-%E6%8E%8C%E6%8F%A1%E9%A3%B2%E9%A3%9F%E5%8E%9F%E5%89%87%E6%98%AF%E9%97%9C%E9%8D%B5-040900274.html 2019/01/21
<不再擔心現成年菜過油過鹹,營養師教慢性病友健康過年> 有六成以上照顧者擔心現成年菜過油、過鹹,不知道怎麼準備適合慢性病友年菜,營養學者建議民眾在年菜準備上可掌握「三高二低」準則,高纖、高鉀、高鈣、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作為替代,並採少油、少鹽、少糖調味,避免油炸,多採用蒸、煮、燉、涼拌烹調方式,團圓飯依舊可以吃的滿足又澎湃! 調查發現,40至49歲的照顧者對準備年菜感到困擾的比例高,六成擔心現成年菜過油、過鹹,五成五不知要如何準備適合慢性病友的年菜,可見年菜菜色的規畫是關鍵。營養學者建議民眾在年菜準備上可採「三高二低」準則,並設計了一套健康年菜食譜,讓過年飲食美味與健康兼具。 文化大學保健營養學系主任施明智表示,過年期間尤其除夕夜家人團聚圍爐,吃的澎湃豐富些是難免。像是傳統年菜常見的紅燒獅子頭、佛跳牆、鳳梨蝦球、糖醋黃魚等佳餚,內容物較油外也含高熱量,在「糖」的使用量上較高,容易攝取過量。 施明智建議過年期間仍須採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維的飲食準則,在烹調上則應避免油炸,多採用蒸、煮、燉、涼拌烹調方式。他提出「三高二低」準則,建議民眾以高纖、高鉀、高鈣、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作為替代。 施明智並設計了一套過年健康食譜,包含三陽開泰拼盤、雞汁長年菜、團團圓圓珍珠丸、年年有餘泰式檸檬魚、招財進寶翡翠鮮貝餃與紅豆藜麥飯,供民眾與病友參考。 像是三陽開泰拼盤,內含蘆筍、豬肉、青椒與中卷,以蒸、烤方式烹調,健康不油膩;長年菜是過年必吃青菜,施明智推薦以雞腿做為基底,加上蛤蜊、香菇、紅蘿蔔、金針菇等物燉煮,另將雞肉留著撕成雞絲狀,可另做別道菜如涼拌雞絲食用外,也少了負擔。 另外像是翡翠鮮貝餃,可選擇以全麥製作外皮,內餡部分除了豬肉外,可添加豆腐來取代油脂,增添滑嫩感並富含植物性蛋白。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顧問金惠民則呼籲,民眾過年期間需減少「零食」與「飲料」攝取。她指出,過年桌上必備瓜子、腰果、花生等零食,都屬堅果種子類;另外像是牛軋糖、娃娃酥等糖果,為空熱量食物並具高糖與高油脂,建議三高患者等病友應減少攝取。 此外,像是可樂、汽水等含糖飲料,熱量更是不得了,建議以泡茶、麥茶或咖啡替代。 2019-01-15 00:06聯合報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轉載自 https://udn.com/news/story/11318/3593246 2019/05/10 【15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小心別掉入陷阱】 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也被譯做《刺胳針》)刊出了一篇研究報告,認為全球「1/5的人因為自己的飲食習慣而提早死亡」。於2017年,全球有1100萬人因為不良飲食習慣而死亡,有兩億多人因不良飲食習慣而失能。 從1990年到2017年,橫跨195個國家的飲食習慣研究裡,針對25歲以上的成年人,分析15種與死亡最相關的飲食習慣包括: NG:吃太多鈉、紅肉、加工肉品、含糖飲料、反式脂肪。 NG:吃太少全穀類、水果、堅果種子、蔬菜、omega-3脂肪酸、豆類、牛奶、纖維、鈣質、不飽和脂肪酸。 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溫馨提醒您: 不好的飲食習慣容易讓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癌症。「地中海飲食」是目前較健康的飲食模式,在飲食中選擇較多的水果、蔬菜、堅果、橄欖油、魚類對身體最有幫助。多元均衡攝取好的營養,是癌症防治重要關鍵。 每天吃三餐加零食消夜,你吃膩了嗎?不過我們選擇哪些食物填飽肚子,可是事關重大啊!下次老婆或男朋友問你「今天該吃什麼」,不要回答「吃什麼都沒關係啦!有得吃就好!」飲食選擇並不是假議題!即使今天的選擇不會讓你「馬上」健康,但每天持之以恆地願意選擇往好的飲食習慣靠攏,才能持續擁有健康。 最近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也被譯做《刺胳針》)刊出了一篇研究報告,認為全球「1/5的人因為自己的飲食習慣而提早死亡」。於2017年,全球有1100萬人因為不良飲食習慣而死亡,有兩億多人因不良飲食習慣而失能。 哇!那這麼一來,不好的飲食習慣就打敗了抽菸,成為最嚴重的健康殺手呢(抽菸每年造成全球800萬人死亡)!甚至比其他的危險因子帶來死亡的機會還來得高。接下來,我們就根據這篇研究,看看究竟怎麼吃才最健康! 地球上有八億人是食物來源缺乏,容易餓肚子的;地球上有19億人吃太多體重過重。飢餓和肥胖同樣都是營養不均的一種表現形式。然而這篇從1990年到2017年,橫跨195個國家的飲食習慣研究裡,並沒有把體重列進考量。而是針對25歲以上的成年人,分析15種與死亡最相關的飲食習慣,以下就是這15種不良飲食習慣。 NG 1:吃太多鈉 每天總共吃超過3克的鹽巴。這個部分是以每24小時尿液中排出的鈉來計算吃進肚的鈉是否過量,而非用一次尿液排出的鈉來計算,因此並非每個國家都有這方面的資料可供統計。但總結來看,這是錯誤飲食習慣的第一名!吃的太鹹、調味太重是造成健康危害的最大兇手。(年齡愈小,鹽要越少!減少鹽份攝取的五大法寶!) NG 2:吃太少全穀類 研究建議,成人每天吃100到150克的全穀類,指的是從米飯、麵條、早餐麥片等攝取天然的麩皮,胚芽和胚乳,並不是指澱粉總攝取量喔!現在雖然很多人提倡增加蛋白質、減少澱粉,但一定要注意,我們可以試著減少白米飯、麵包、白麵條,減少「精緻澱粉」的攝取,但全穀類的麩皮,胚芽和胚乳含有重要的礦物質與維生素,並不能因此都不吃!你可以選擇糙米、紫米、全燕麥、糙薏仁等標示為「全穀類」的穀物。研究顯示,平均大家只有吃到建議量四分之一的全穀類。(正確補充維生素與礦物質) NG 3:吃太少水果 這裡指的水果可以是新鮮的、冷凍的、或煮過的水果。但是喝果汁不算是吃水果(很重要請記得),吃醃漬的水果也不算!研究建議水果總量一天達到200到300克。(果汁不等於健康,飲用記得要適量!) 錯誤習慣的前三名就是「吃太鹹(鈉離子攝取過量)」、「全穀類攝取過少」、「水果吃太少」,其中老年人味覺不敏感,最容易吃太鹹;而年輕人最容易犯的飲食錯誤則是全穀類攝取太少。接下來我們再看三個很容易影響健康的飲食錯誤。 NG 4:吃太少堅果種子 研究建議每天吃16到25克的堅果、種子。常見的食用堅果是腰果、開心果、花生、核桃、栗子等。以研究內容來看,平均大家每天只吃了3克的堅果種子,遠低於建議量的21克,顯然多數人尚未養成這樣的飲食習慣。 NG 5:吃太少蔬菜 研究建議每天可以吃新鮮蔬菜、冷凍蔬菜、乾燥蔬菜共達300到430克。但若是喝蔬菜汁並不算吃蔬菜。如果吃醃漬類的蔬菜也不算,不能吃好多泡菜就覺得自己有吃到菜了!另外豆類也不算。還有很多人會誤以為吃薯條、吃洋芋片也是吃蔬菜,錯!吃玉米、馬鈴薯等這些澱粉含量高的都不算蔬菜。 NG 6:omega-3脂肪酸太少 魚類海鮮中含有omega-3脂肪酸,奶粉廣告裡常出現、加了讓人聰明的DHA和EPA就是omega-3脂肪酸。食物的來源主要是鮭魚、鯖魚、鲱魚,沙丁魚等海鮮,生蠔、螃蟹、淡菜裡也有。要盡量從魚類海鮮中攝取omega-3脂肪酸。 以上是我們最常犯的飲食錯誤,並帶來最多的健康危害,接下來還有9樣飲食NG習慣,請一個個看下去。(補充魚油是都市傳說,還是真有好處?) NG 7:吃太少豆類 研究建議成人每天可攝取50到70克的豆類。 NG 8:喝太少牛奶 研究建議每天攝取350到520克的奶類,不管是全脂、低脂、零脂的牛奶、羊奶都可以。但豆漿等其他植物類飲品不算在奶類。目前平均牛奶攝取量只有建議的五分之一不到,可能許多人並沒有養成喝奶類的習慣。(牛奶不健康,長大就別喝?) NG 9:吃太多紅肉 每天豬肉、羊肉、牛肉的份量建議在18到27克之間,不要超過。但奶類、蛋類、魚類不算在紅肉裡喔。 NG 10:吃太多加工肉品 我們並不需要固定攝取煙燻、醃漬、加防腐劑或其他化學製劑的加工肉品。因此加工肉品沒有所謂的建議攝取量(可以不吃就不吃),但如果吃了,每天不要超過2克,然而研究顯示,大家每日平均吃的加工肉品是4克!(加工食品別吃太多?研究:與早死相關) NG 11:喝太多糖飲 糖,也是一個可以不吃就不要吃的。但我們常常喝大杯含糖茶飲、汽水、能量飲料等,都會帶來多餘的糖份,如果這些加糖的飲料累積糖份超過每天5克則是過量。果汁如果有加糖也是不適合,除非喝的是百分百無添加果汁,那其中的天然糖份就不會被算在裡面。這個是眾人不知不覺就超標最多的!許多地區的人民每日喝了不少糖飲,從糖飲中攝取49克的糖,達建議最高攝取量的10倍之多! NG 12:吃太少纖維 建議每天從蔬菜、水果、全穀類雜糧、豆類中,攝取纖維達19到28克。 NG 13:飲食中鈣質太少
建議每天從牛奶、優格、起司攝取1到1.5克的鈣質。 NG 14:飲食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太少 飲食中帶有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葵花油等,應該佔每日熱量的9%到13%。 NG 15:吃太多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也沒有建議劑量,也就是說,能不碰就不要碰。 過去我們講到飲食陷阱,很多人會介意在總量吃太多,那這次的研究討論的是藏在藏在細節裡的魔鬼。但如果你仔細看前面的內容,會發現「吃太少健康食物」帶來的死亡風險,會比「吃太多不健康食物」更大!所以不是說「我都吃少少的」就代表一定健康喔! 不論年齡、性別、社會條件,如果盡量改掉這些飲食上的壞習慣,可以預防1/5的死亡。因為這些不好的飲食習慣容易讓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癌症。你可能不難想像,每餐都是吃得很鹹,只吃醃菜不吃新鮮蔬菜水果的人,很容易罹患高血壓,接著就因高血壓而中風造成失能、殘障,甚至死亡。 過去你可能會認為飲食西化很不好,確實美國人吃了太多加工食品,反式脂肪也太多,但還在195個國家的飲食健康程度中排行於前50名。從這份研究我們會發現中國排名排在140名,每10萬人中有350人因飲食問題而死,在榜單上算是後段班,而中菜吃法的最大陷阱就是「鹽份過多」! 名列前矛、吃的最健康的國家是以色列、法國、西班牙、日本。這樣看起來,最接近「地中海飲食」的菜單,在飲食中選擇較多的水果、蔬菜、堅果、橄欖油、魚類對身體最有幫助。如果你喜歡日式飲食,要盡量避免醃漬類食物,並注意鹽份,因為研究認為日本整體表現雖然很棒,但料理中也是藏有鹽分過多的問題! 最後再重複一次,最不好的飲食習慣吃太多鹽、吃太少全穀類、吃太少水果。接下來則是吃太少堅果種子、吃太少蔬菜、吃太少omega 3 脂肪酸。身在台灣的我們很幸運,取得食物並不困難,還是個充滿好吃水果的寶島。不像某些內陸地區要買條魚很貴,或在某些季節或某些地區真的沒有水果或蔬菜,只能獲得醃漬類蔬菜水果。那我們就更該能了解,盡量少吃味道重,靠著糖、鹽味、和加工來刺激味覺的食物,盡量多選擇新鮮的蔬菜水果與全穀類! 所以大家其實真的不用鎮日擔心「該買哪些健康食品補充劑」,不用擔心自己是否少吃了哪些錠劑、補品、或XX素,怕沒有「補到」身體差。而應該好好想想,如何精進每天三餐的內容,增加新鮮蔬果、全榖並減少調味。重新思考食物對你的意義,從心改變食物選擇。 資料來源 原文章網址:https://health.gvm.com.tw/webonly_content_20846.html TVBS新聞網 /范安褀 /2020年2月9日
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大部分民眾凡是進到密閉空間都會配戴口罩,以防細菌病毒入侵呼吸道系統造成感染。中醫師蔡仁妤除了在臉書提醒鼻子、氣管容易過敏或發炎的民眾,須特別注意呼吸系統的保護,同時傳授「4招」教大家提升自我防護力,對抗疫情。 1.保護鼻腔、呼吸道黏膜 中醫師蔡仁妤指出,由於疫氣會先由肺衛(呼吸道及體表)進入,鼻腔或呼吸道過於乾燥,或有許多分泌物(發炎物質),都容易使病毒入侵,因此,鼻子或氣管容易過敏或發炎的人,須特別注意呼吸系統的保護。 她建議,夜間容易過敏發作的患者,可使用一片新的口罩,並在內層墊一張衛生紙,晚上睡覺時戴著,以維持呼吸道濕潤。由於鋪墊衛生紙,能避免口罩過度潮濕,隔天早上只要將衛生紙拿掉,口罩仍可繼續使用。 2.溫熱水沖後頸脊椎 督脈及膀胱經之陽氣為人體首要的防衛之氣,冬天時,由於人體的陽氣多藏於體內深處,所以冬天也是身體最容易受到冠狀病毒感染的時節。因此,洗澡時,可用溫熱水從後頸部往下沖5至10分鐘,幫助提昇陽氣到體表,增強免疫力。 3.早睡養陰、多食用滋潤食材 蔡醫師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過程,與中醫的「溫疫病」類似,此類型的病毒一旦進入體內後會化熱、化燥、傷陰、動血,造成重症。除了提昇體表衛氣外,養好體內的陰血,也能減少感染後轉變為重症的機率。平時可適量食用木耳、蛤蜊、桑椹、枸杞等滋潤食材,並維持「早睡不熬夜」的原則,有助於身體養陰血。 4.注意慢性病控制 根據統計,感染後的死亡病例,多半為同時患有多重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因此平時就應控制好多重慢性病,否則當體內氣血長期失衡,就容易因感染冠狀病毒,造成重症。 《TVBS》提醒您: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 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 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疾管署提醒民眾謹記「一不三要」戴口罩原則: 「一不」:開放空間不用戴口罩 「三要」:慢性疾病患者、有呼吸道症狀者、進出醫院者要戴口罩 資料來源 https://tw.news.yahoo.com/%E6%BA%AB%E6%B0%B4%E6%B2%96%E5%BE%8C%E9%A0%B8-%E9%86%AB%E6%BF%80%E6%8E%A8-4%E6%8B%9B-%E9%98%B2%E7%96%AB-%E6%97%A9%E6%99%9A%E7%9D%A1%E5%B7%AE%E5%BE%88%E5%A4%9A-063514310.html 2018-04-11 台灣的慢性腎臟病發生率為全球第一,甚至有平「洗腎王國」的惡名。平均每10個民眾中就有1個人是腎臟病患者,但只有3.5%的患者自覺罹患了腎臟疾病,所以特別列出8類容易得腎臟病的族群,預防腎臟的問題。
1.糖尿病患者:據臨床統計,導致民眾洗腎第一名的原因不是亂服成藥,而是糖尿病造成的腎臟病變。因胰島素不足,使生長激素、升糖激素、血管張力素等內分泌失調,會造成腎臟細小血管傷害,進而影響腎臟功能。 2.高尿酸族群:高尿酸再加上尿液的濃縮,很容易形成尿酸結石,若結晶累積在腎臟會出現痛風腎的症狀。當結石阻塞輸尿管或痛風腎惡化,會使尿液排出不順,可能會造腎絞痛、急性腎損傷等問題,使腎功能衰弱。建議尿酸高族群,戒酒及少吃高嘌呤食物,並配合運動,降低尿酸保護腎臟。 3.高血壓族群:腎臟每天都要過濾大量的血液,因此高血壓的時候,會增加流到腎臟的血流壓力,增加蛋白尿,讓腎臟的小血管收縮、硬化或是引起腎小動脈痙攣,造成腎臟損傷,因此控制血壓是保養腎臟的重點工作,高血壓患者尤其要注意。 4.高血脂族群:高血脂會傷害腎臟中的腎小球細胞和腎小管間質,使腎小球硬化和腎小管間質纖維化,造成腎臟功能出現問題。因此,高血脂族群,飲食上應少攝取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並配合運動控制血脂。 5.高血糖族群:腎臟長期過濾高血糖濃度的血液時,很容易造成腎絲球增大、纖維化或硬化,基底膜增厚等問題,損害腎臟。 6.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性疾病患者,例如:血管炎、紅斑性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容易出現免疫性的腎臟病變。當免疫系統失控時,會無法分辨外來病原或自身的器官,造成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腎臟,導致腎臟功能損害。建議此類患者,要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注意肝腎功能的變化。 7.不良生活習慣者:不良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會容易傷害腎臟。例如:熬夜、憋尿、運動過度及亂服成藥、不喝水,少喝水,愛喝飲料、愛吃鹹,暴飲暴食等。 8.吸菸族群:香菸含有許多有害人體的化學物質,會造成腎臟的損傷外,同時也會導致血壓上升,進而加速腎臟病變。 9.肥胖者:腎臟血管的阻力會變大,減少了腎臟血流及過濾率;且血壓上升會增加腎臟回收鈉和水份的量,增加蛋白尿;而代謝失調及內分泌紊亂,都會造成腎臟的負擔。 10.老年人:老化會造成腎臟的新陳代謝及機能退化,因此,建議60歲以上的長輩,每年進行腎功能檢查,監控腎臟的健康。 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 台灣1/10的人有腎臟問題,你是容易被腎臟病盯上的8類人? | Heho健康 資料來源 https://heho.com.tw/archives/11511 2016-10-11 關於鎂與運動,你必須知道的3件事 1.鎂能夠減少乳酸,避免運動後的痠痛。 2.運動時會消耗鎂。 3.缺鎂會讓健康的運動員因為心臟問題而猝死。 「鎂」是提升運動表現關鍵營養素之一。
走不動的運動員 幾年前,佛羅里達州一所高中的美式足球教練很擔心球員的健康狀況,因為他們常發生腿部抽筋的問題,所以在一場激烈的比賽開打之前,教練就讓每位球員服用鈣片。 那天天氣相當炎熱,結果在第二節開打後沒多久,十一位球員都失去了方向感,連走路都走不動,話也說不清楚。他們抱怨腿抽筋得很嚴重,全部的人都得不斷深呼吸。不到一個小時,就有八個人出現休克的情形,其中兩位還反復發作,那些打得最認真的人狀況就愈嚴重。 那次比賽,超過十三個人出現頭痛、視力模糊、肌肉跳動、噁心、無力的情形。最後,雖然大家都恢復了,但究竟為什麼這些健康的年輕男性會出現這麼可怕的狀況?從事實面推斷,由於這些受到影響的人在賽前全吃了缺鎂的速食─食物中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汽水中則主要是磷酸,這時候再加上大量排汗與額外補充的鈣,讓他們體內的鎂質降到危險的低點。 運動者與運動員應服用的鎂營養補充品 全球知名的鎂研究專家西立格醫師建議,訓練中的運動員每日每公斤體重應服用6~10毫克的鎂,以有效補充排泄、排汗、壓力造成的損失。 ‧體重99公斤的男性運動員:每日應服用600~1000毫克的鎂。 ‧體重67.5公斤的女性運動員:每日應服用400~680毫克的鎂。 ‧運動量較少的人(每日1~2小時):每日服用量可比運動員少150毫克。 缺鎂也可能會造成心因性猝死,這對運動員的影響甚鉅。年輕且體能與健康狀況良好的男性為觀察對象的研究發現,由於他們在運動時不斷出力,使自己處於長期缺鎂的狀態,再加上長時間以來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血糖也在增加中,最後造成猝死。這份報告認為,運動員及其他接受密集訓練的人之所以會猝死,是因為心血管系統長期缺鎂。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柿子文化出版,卡洛琳.狄恩著作:《鎂的奇蹟:未來10年最受矚目的不生病營養素》一書。鎂會影響數百種酵素運作,與其他維他命和礦物質一起發揮作用,形成人體的結構,讓身體各項功能正常運作;此外,鎂還控管身體的電流,更是人體能量產生的必備元素!缺鎂會引發各種大小疾病,更可怕的是,近百年來,貧瘠的土壤和崩壞的飲食習慣,導致人人缺鎂卻不自知,讓我們飽受疾病之苦,甚至到了無藥可治的地步! 資料來源 https://www.sportsplanetmag.com/article/desc/18011518091625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