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0
【癌症十大關鍵字,你一定要知道】 癌症已經蟬聯多年國人十大死因,但罹癌的風險多,包含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環境污染、基因都是影響的因素。 許多研究都指出癌症有相關十個關鍵字,順利遠離這些習慣,就能大大降低罹癌風險。 1.糖:高糖飲食易肥胖,至少已經發現12種癌症和肥胖相關。 2.鹹:攝取高鹽會傷害胃黏膜,使細胞突變、發生癌變的機會也增加。 3.醃:醃漬食物可以延長保存期限,但其中的「亞硝酸」衍生物是公認的致癌物。 4.熏:燒烤、煙熏食物在製作中含有大量多環芳烴類物質,具有強弱不同的致癌性。 5.油:就是蛋白質經過油炸後,會產生異環胺,異環胺類已被科學家證明對人體有致癌性與致突變性。 6.燙:經常喝太燙的湯、飲料可能增加食道癌風險。 7.菸(煙):抽菸、二手菸、廚房油煙,一直都被認為是肺癌的重要因子。 8.酒:即使每日少量或中度飲酒,長期下來仍可能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 9.黴:在高溫潮濕的環境,像花生、玉米容易受潮,進而被黴菌污染,產生有致癌作用的「黃麴毒素」。 10.懶:想要徹底遠離癌細胞,就從日常生活的習慣改變開始。 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溫馨提醒您: 要預防癌症癌症的發生,平時健康的生活習慣養成非常重要,飲食的選擇上,記得攝取足量的高纖維食物及適量的蛋白質,如蔬菜、水果、全穀類、肉類。而運動可以讓自身的免疫力提升,適度的運動每周3~5次,增強肌耐力以及心肺功能。儘量避免不規律的生活作息,排解心中的壓力及負面思緒。慢慢改變及累積,都能讓身體回到更好的狀態。 癌症已經蟬聯多年國人十大死因,但罹癌的風險多,包含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環境污染、基因都是影響的因素。如何防止罹癌,都是現代人關注的健康課題,許多研究都指出癌症有相關十個關鍵字,順利遠離這些習慣,就能大大降低罹癌風險。 1.糖 高糖飲食易肥胖,至少已經發現12種癌症和肥胖相關,特別是胰臟癌、乳癌、子宮內膜癌、腎臟癌、膽道癌等。 此外《自然通訊》刊出一篇為期九年的研究證實,糖會刺激腫瘤生長,研究者Johan Thevelein教授表示,「當癌細胞消耗大量的糖,就會不斷刺激癌症擴展和生長,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癌細胞很需要吸取糖類,糖類越多可以讓它製造很多分子,成為有利於癌細胞增生的原料。 2.鹹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曾發表報告,指出胃癌與攝取高鹽食物有密切關係。因為攝取高鹽會傷害胃黏膜,在黏膜受損修復時,致癌物會有機可乘,使細胞突變、發生癌變的機會也增加。 日本、韓國人罹患胃癌的比率偏高,可能跟他們嗜吃醃漬醬菜、泡菜有關,但鹽本身並不會致癌,正常人攝鹽量應控制在每天6公克內。 3.醃 醃漬食物可以防腐,延長保存期限,但其中的「亞硝酸」衍生物是公認的致癌物,在蔬菜、鮮肉等醃漬後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常見的如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鹹菜等等。 大部份的亞硝酸鹽類會隨著尿液排出,只有少數會在胃的酸性環境中形成「亞硝胺」,亞硝胺的確會提高癌症風險,不過必須達到很大的量。 4.熏 燒烤、煙熏食物的香氣讓人無法擋,不過這類食物在製作中含有大量多環芳烴類物質,具有強弱不同的致癌性,強致癌物苯並芘就是其中一種,經常吃會增加罹患腸癌和胃癌的風險。 5.油 吃過多炸物會導致大腸癌,李宜霖胃腸肝膽科診所醫生指出,高油脂食物為何容易致癌?主要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蛋白質經過油炸後,會產生異環胺,異環胺類已被科學家證明對人體有致癌性與致突變性,烹煮過程中反復煎炸、燒烤肉類,如油條、臭豆腐、都會製造出更多異環胺。 6.燙 東方人飲食中常喝熱湯,尤其冬天吃火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指出,研究顯示經常喝太燙的湯、飲料可能增加食道癌風險,因為太燙會傷害喉嚨表面細胞,引發癌症。 2018年美國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報告也指出,每天抽菸或喝酒,若茶又喝得太燙,罹患食道癌風險可能提高2到5倍。 7.菸(煙) 至今「抽菸」還是被認為是最大的肺癌危險因子,抽得越多越久,罹患肺癌的機會就越高。大同醫院胸腔內科楊志仁醫生指出,一天抽一包抽三十年以上,罹患肺癌的機會多了20至50倍。此外二手菸、廚房油煙一直都被認為是女性肺癌的重要因子,吸菸者的太太罹患肺癌而致死的機率也較高。 肺癌罹患人數持續增加與PM2.5脫不了關係,細懸浮微粒(PM2.5)則可以穿越細支氣管壁直達肺泡,造成慢性發炎甚至續發癌症。國衛院的研究指出在台灣空氣汙染物細懸浮微粒PM2.5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女性肺癌死亡率就增加16%。 8.酒 日本東京大學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即使每日少量或中度飲酒,長期下來仍可能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團隊發現,癌症風險與酒精攝取量之間,幾乎呈現線性關聯。因為酒的主成份乙醇,在體內的代謝物「乙醛」已被證實在動物實驗可致癌。 9.黴 在高溫潮濕的環境,像花生、玉米容易受潮,進而被黴菌污染,產生有致癌作用的「黃麴毒素」,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黃麴毒素一旦產生,會長期存在食物中,而且不受烹調高溫分解破壞。如果經人體攝食,流行病學及動物實驗均證實:黃麴毒素會增肝癌的發生率。 10.懶 因為忙碌懶得煮飯,餐餐老是在外,造成飲食上攝取太多高油高鹽的加工食品,導致致癌風險。加上又懶得運動,但其實體能狀況與罹患癌症死亡率成負相關, 體能越佳,罹癌比例越低,想要徹底遠離癌細胞,就從日常生活的習慣改變開始。 期刊小檔案 《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是全球排名第三的多學門類期刊,僅次於《Nature》和《Science》。該刊於2010年創刊時為混合型期刊,該刊發表的研究都代表對該領域具重要意義的研究進展,其中涵蓋生物、物理、化學和地球科學等學科。 參考資料 亞洲不吸菸女性肺癌易感基因位點台灣肺癌遺傳流行病學研究團隊 How diet,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affect stomach cancer risk Hot Tea Consumption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Alcohol and Tobacco Use on the Risk for Esophageal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本文來自:https://cancer.heho.com.tw/archives/63307 Copyright © Heho癌症 https://cancer.heho.com.tw 2018-06-27 許多心臟病患在經歷過心導管或繞道手術後,時常誤以為自己「不能再運動了」。其實不然,有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適當活動對心臟是好的,甚至只要好好運動,患者未來的死亡率就能下降20~25%,致死性心肌梗塞的發生率也會降低。 建議的運動 心血管疾病患者運動最好是有氧運動、肌力強化運動和伸展運動。 哪些運動才適合? 確認心肺能力後,復健師就會建議適合的運動方式,以有氧運動為主,並且搭配拉筋或重量訓練。
有氧運動能增強心肺耐力,降低膽固醇、血糖及血壓,同時訓練肌肉強度,讓身體愈強壯結實,做任何動作時心臟會比較省力。先從從簡單不累、並能動到大肌肉群的有氧運動開始。以「可以講話、但不能唱歌」的喘度為原則。 醫師推薦的有氧運動有: 1、快走 2、慢跑 3、騎單車 4、游泳 5、土風舞 6、太極拳 1次至少持續30分鐘,每週5次以上。 運動前後一定要做5~10分鐘暖身運動跟緩和運動。運動初期可做運動日誌,記錄運動前後的心跳、血壓、血糖、呼吸次數,以及是否有頭暈、胸痛、呼吸急促的情況,隨時檢視是否有異常。 運動注意事項 1.快走要慢停:快走運動半小時後,不要馬上停下來,大約慢走10分鐘,讓身體慢慢冷卻下來,這樣運動比較安全。 2.不適要就醫:如果患者運動出現不適,持續10至15分鐘未改善,就要緊急就醫。 3.熱身久一點:有氧運動前,最好熱身運動和伸展拉筋運動久一點,讓緊繃的肌肉、心肺舒展拉開。 4.要攜帶藥品: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運動時記得攜帶NTG(硝化甘油舌下含片),以備不時之需。 資料來源 醫師推薦6種適合心臟病患的有氧運動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6597?utm_source=%E5%BB%B6%E4%BC%B8%E9%96%B1%E8%AE%80&utm_medium=heho&utm_campaign=click 2020/02/19
【新研究結合化療,解決抗藥性,延長90%生存期】 但現在歐、美各大學共同合作,發現一個特殊的現象,只要「不讓藥物去殺死癌細胞,反而殺死它周邊的正常細胞」,可以明顯解決抗藥性的問題。在一項測試中,這個療法合併化療,比單純使用化療延長了90%的生存期,甚至有達到幾乎治癒癌症的潛力,大大扭轉了過去治療癌症的方式。 提供癌細胞養分的正常細胞被稱為「基質細胞」,是大多數癌症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們支持腫瘤的生長和存活,如果沒有基質的營養,癌細胞通常會自己死亡。研究團隊也還在進一步的人體實驗,預計將來可以成為治療的新希望。 乳癌防治基金會溫馨提醒您: 針對癌症的治療,新的研究扭轉過去思維,發現癌症帶來的是「一整個適合癌細胞生長的環境」,如何有效改變體內「長癌」環境,以防止腫瘤再長大和產生抗藥性。癌細胞不喜歡孤立生活,它們還會跟環境裡的其他細胞互相交換訊息,共同生存,甚至從正常細胞取得營養。如果能阻斷正常細胞提供這些基質養分給癌細胞,癌細胞通常會自己死亡。研究科技日益進步,未來在癌症治療上相信會有更多的突破。 癌症治療過程中,最害怕的就是「抗藥性」產生,不管是用化療、標靶藥物,一旦治療失去效果,癌症腫瘤再長大,幾乎就是一種「等死」。 但現在歐、美各大學共同合作,發現一個特殊的現象,只要「不讓藥物去殺死癌細胞,反而殺死它周邊的正常細胞」,可以明顯解決抗藥性的問題。在一項測試中,這個療法合併化療,比單純使用化療延長了90%的生存期,甚至有達到幾乎治癒癌症的潛力,大大扭轉了過去治療癌症的方式。 癌症治療應該要改變體內的「長癌」環境 免疫系統是我們身體最後的防線,但當癌細胞侵佔了免疫系統,癌症治療就變得非常困難。所以像是淋巴癌、血癌,只能用「化療」、「標靶」等治療方式,暫時壓制癌細胞的生長,但隨時隨地都要擔心抗藥性、復發。 不過現在有新研究發現,過去只針對癌細胞進行攻擊的想法應該被「扭轉」,因為癌症帶來的是「一整個適合癌細胞生長的環境」,而不只是「單一寄生在身體內的有害物」。而研究團隊就是針對這個進行研究,發現更有效能改變體內環境的一個方法。 這項研究是包含英國劍橋大學、倫敦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佛蒙特大學、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等頂尖大學在內,共同進行的一項研究。共同作者之一、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Ingo Ringshausen說,「像其他生物一樣,癌細胞也不喜歡孤立生活,它們會跟環境裡的其他細胞互相交換訊息,共同生存,甚至從正常細胞取得營養。」所以正在供給癌細胞養分、讓癌細胞不斷長大的,就是我們自己的細胞,所以如果為了怕傷害身體的其他細胞而針對癌細胞攻擊,癌症還是很容易不斷復發。 癌症治療必須先阻斷正常細胞的營養! Ringshausen說,提供癌細胞養分的正常細胞被稱為「基質細胞」,是大多數癌症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們支持腫瘤的生長和存活,如果沒有基質的營養,癌細胞通常會自己死亡。 而淋巴癌、血癌會引起基質細胞發炎,發炎後的基質細胞在與癌細胞接觸後,會產生一種稱為激酶C(kinase C, PKC)-beta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會讓癌細胞產生抗藥性;但反過來說,如果基質細胞無法產生這種蛋白質,它本身反而可以對抗淋巴癌、血癌。 「事實上,我們早就開發了可以阻斷PKC的藥物!只是這些藥物很快被認為沒有效,因為他們無法殺死癌細胞,但如果把這些藥物改造成針對基質細胞的藥物,再合併化療,比單純使用化療延長了90%的生存期,甚至有達到幾乎治癒癌症的潛力。」Ringshausen說。 目前這項療法可以應用到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或是淋巴瘤等非實體瘤的癌症中,研究團隊也還在進一步的人體實驗,預計將來可以成為「血液癌」治療的新希望,也是這些患者的新未來。 期刊小檔案 《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為一跨領域研究性質的醫學期刊,由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於2009年10月創辦,美國科學促進會也是世界最權威期刊《科學》(Science)的創辦單位。而《科學轉化醫學》期刊主要涵蓋對於人類疾病在基礎科學研究、轉化醫學研究、以及臨床研究等方面之報導與探討。 參考資料 Stromal cell protein kinase C-β inhibition enhances chemosensitivity in B cell malignancies and overcomes drug resistance Cancer treatment: study finds targeting nearby ‘normal’ cells could improve survival rates 文/盧映慈 資料來源 讓癌症治療不再產生抗藥性!新研究結合化療,延長90%生存期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67862 2014-08-23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罹高血壓不治療 恐短命20年
你是高血壓患者嗎?最好天天量血壓、按時服藥!根據世界心臟聯合會統計,全世界高血壓患者估計超過10億人,患者平均罹病年齡為32歲,若不治療、不服藥,其死亡年齡為51歲,遠比沒有罹患高血壓者,少活20年。醫師強調,高血壓容易引發多種併發症,而天天量血壓監控病情,是最好的預防方式。 台北榮總內科部心臟科主治醫師林幸榮指出,高血壓容易發生許多併發病,而造成壽命減少。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未經治療輕度高血壓患者,罹病7至10年有1%的人會死亡,另外,有2成會發生血管硬化的併發症,逾5成發生高血壓併發症。 林幸榮強調,高血壓容易引發心房顫動、中風、心肌梗塞,以及腎臟,視網膜病變,甚至猝死等嚴重併發症,呼籲患者一定要養成天天量血壓、按時服藥,以及回診追蹤的習慣;而沒有高血壓的民眾,最好開始定期量血壓。 何時開始量血壓呢?林幸榮強調,一般人普遍沒有量血壓的習慣,其實年滿18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尤其具有高血壓家族史及肥胖的民眾,更是罹患高血壓的高危險群,必須特別留意。 資料來源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16560/罹高血壓不治療 恐短命20年 2018-03-16 你覺得自己的代謝力下降了嗎?許多人可能都曾有過類似的經驗,明明吃的也不多,作息也沒有太大的改變,體重和腰圍尺寸卻出現上升的趨勢。不過「代謝差」還有很多症狀表現,像是排便、睡眠和情緒等方面,所以即使是目前的體型正常甚至纖細,也要時時警惕。 代謝下降有以下的原因
年紀 睡眠 荷爾蒙的影響 過度節食 肌肉量不足 拯救代謝力,關鍵3部曲 不惡性減重 聰明挑食 提升活動量 提升代謝力,可以吃這3種食物 地瓜葉: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祕。 茄子:可抗自由基和調控血糖。 韭菜:可維持體內正常代謝。 代謝差不只是胖,7個問題是警訊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9838?utm_source=%E5%BB%B6%E4%BC%B8%E9%96%B1%E8%AE%80&utm_medium=heho&utm_campaign=click 2019-01-19 說到減肥除了控制飲食之外,運動的配合可以讓你身材更緊實且更健康。而說到「運動」,大家大概最先想到的就是「跑步」了,但其實跑步的減肥效果只排在第三名而已呢!究竟哪一種運動最有減肥效果呢?專家列出6種有效的運動,從排名高到低就來告訴你。 第1名:高強度間歇運動(HIIT)
高強度間歇運動(HIIT)是一種「一個動作、休息、一個動作、休息」間隔的間歇運動,這樣的訓練結合了肌力以及有氧運動。近年來有研究表明,HIIT運動是所有的有氧運動中燃燒脂肪、減肥效果最好的,而且在運動結束後,還能達到持續燃脂效果。 第2名:游泳 游泳是老少咸宜的運動,也很適合搭配節食及健身運動。游泳其實是一個很消耗體力的運動,養成定期游泳的習慣,除了對健康都有益還能燃燒大量的卡路里!研究統計顯示,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如果採取自由式游泳30分鐘,就可以消耗525大卡。 另外有研究證明,游泳完之後會有飢餓感,對肉類與醣的攝取需求大。所以游泳之後如果無法控制飲食攝取量,可能不但沒有減肥效果,還會讓你更胖。 第3名:慢跑 跑步是非常健康的運動方式,而且簡單方便,不容易受傷,也最容易接受。對於燃脂效果,減肥可以提高心肺,有效燃脂,根據計,一個60公斤的人慢跑30分鐘可以消耗282大卡的熱量,只不過對與HIIT運動相比,跑步在持續燃脂方面的效果沒有那麼好。 第4名:跳繩 跳繩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HIIT運動,它是「低耗時高耗能」的運動,也就是「在短時間內能達到最大熱量消耗」的運動。一個60公斤的人跳繩30分鐘即可消耗270大卡的熱量,而且可以持續燃燒熱量長達6小時以上,這就是「後燃效應」(after-burn effect)。 第5名:球類運動 室內的球類運動結合了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不但有爆發力的動作,也很需要耐力,運動持續越久會消耗越多的脂肪。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網球與桌球等球類運動的減肥效果也相當不錯,有研究統計,從事籃球運動30分鐘可以消耗207卡的熱量,羽毛球與網球的消耗熱量也相仿。 第6名:騎自行車 騎自行車也是一個很好的運動方式,可以說是種全身運動,只要騎乘姿勢正確,對手臂、腰、後背都有很好的雕塑效果。有研究調查顯示,如果持續在周間每天騎車40分鐘,到週末假日每天騎車90分鐘,一個月下來平均可以有效減重3.37公斤。 資料來源 想減肥瘦身,這6種運動最有效!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37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