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光傑醫師2018/12/12 在現代文明急速發展之社會,新型態的工作壓力越來越普遍。所謂新型態的工作壓力指的是隨科技進步,電腦、家電與手機等各種生活軟硬體的出現,先前需要耗費大量勞力以換取生活所需之工作大量被取代,大多數人之生活習慣普遍趨向於缺乏運動、速食或外食大行其道、高糖高脂低纖等不健康飲食也越來越受歡迎;在如此越來越不健康的生活形態中,職場、工作甚至於生活上之壓力卻有增無減,不良之生活型態與長期的壓力將會造成民眾身心疲憊、耗損,造成所謂的過勞。 對許多人而言,工作壓力所產生的慢性疲勞,其原因可能來自於工作內容、工作量。而工作環境因素與上班時間之長短、工作薪資、家庭生活等,皆會加重或加速其過勞症狀!若持續處於上述不健康或不平衡狀態,隨時間一久身體可能開始感到不適,肩背疼痛、僵硬或頭痛等症狀,即有可能變為「積勞成疾」,就是所謂「過勞」。過勞的問題引起之主要疾病為腦血管疾病與心臟疾病。前者包括腦出血、腦梗塞、高血壓性腦病變等,後者包括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狹心症、心律不整、及心因性猝死等等。 過勞之高危險族群大多有以下狀況: 1.工作時間過長,一週的平均工作超過六十小時。 2.工作時間造成睡眠剝奪。 3.夜班多或工作時間不規則,如需輪班的醫護與警消人員等。 4.自我要求高且易緊張者。 自我了解是預防過勞的第一步,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曾製作了一本「過勞自我預防手冊」,可初步自我檢視,如符合過勞的十二項徵兆,應盡早找出原因加以改善,必要時請求醫師協助。 1.經常感到疲倦、健忘。 2.突然覺得有衰老感。 3.肩部和頸部僵直發麻。 4.因為疲勞和苦悶失眠。 5.為小事煩躁和生氣。 6.經常頭痛和胸悶。 7.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心電圖不正常。 8.體重突然變化大。 9.最近幾年運動也不流汗。 10.自我感覺身體良好而不看病。 11.人際關係突然變壞。 12.最近常工作失誤或者發生不和。 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有過勞,亦可利用線上壓力指數測量表來評估自己的壓力狀況。 接下來的第二步便是改變生活型態。預防過勞最重要的就是長期的健康生活型態,無論有無過勞的症狀,現代人在追求工作與事業中,必須適時自我放鬆,充分的休息、適度的休閒娛樂、規律的運動、均衡的飲食、良好的人際關係及選擇較好的工作環境,並戒除不良習慣(如吸菸、酗酒等),都是揮別慢性疲勞與遠離過勞死的最重要核心。 健康生活撇步 【圖:健康生活撇步】
健康的生活包括 1.工作與休閒保持平衡: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讓工作變成一種自我實現的過程。適度的舒壓與休息也很重要,工作太投入或工作狂是過勞的前兆之一。熬夜更是會造成內分泌改變,記憶力衰退,衰老與精神狀況不穩,需要避免。 2.規律的運動:運動的好處非常多,甚至可說是健康生活的核心!運動可消耗身體過多的熱量、幫助維持適當體重、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以及降低心臟病、高血壓及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增強身體抵抗力、預防骨質疏鬆症、強壯肌肉幫助舒展筋骨、改善腰酸背痛、增加身體及關節的柔軟度、使睡眠品質更佳,工作更有效率等。保持持續與規律的運動對於避免過勞是不可或缺的,身體活動對不同族群都有健康促進的效果,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8-64歲成年人運用每次持續10分鐘分段累積方式,每週累積達150分鐘的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活動時仍可交談,但無法唱歌)或75分鐘的費力身體活動(活動時講話會喘);65歲以上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與18-64歲成年人相同,每週累積達150分鐘的中等費力身體活動。 3.均衡的飲食:健康與均衡的飲食不但可以讓心情愉快,工作起來更有效率。研究發現,吃得不好會讓工作效率損失的風險增加六成,健康均衡的飲食能夠確保工作時所需的能量和提高工作效率,也增加了抗壓的本錢,國人之蔬菜、水果與乳品類普遍攝取不足,足量攝取蔬菜、水果、全榖、豆類;堅果種子及乳品類,不但可滿足均衡營養之需求,更是降低多種慢性疾病之利器。 4.良好的人際關係:工作或家庭中良好的互動將可讓工作效率倍增,工作起來更愉快,遇到困難也可以大家一起協助並共同解決面對,所以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就像一張預防過勞的保護傘,大家互相協助可以降低許多工作壓力 5.適宜的工作環境:有良好採光、通風與綠化的工作環境讓人工作時更有精神,亞馬遜花數十億美元打造的雨林辦公室結合了辦公室與大自然生態系,讓在工作的人忘了是在辦公,可見選擇或是改造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非常重要。 6.避免吸菸酗酒:工作壓力大,有些人會藉吸菸喝酒排除壓力,殊不知長期下來身體衰退更快,百病叢生,心肺功能與肝功能受到影響,抗壓性反而越來越差!建議一定要盡早戒除! 若能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壓力也將逐漸減輕,過勞與慢性疲勞自會遠離。 【資料來源】 1.過勞自我預防手冊 2.國民飲食指標手冊 3. https://health99.hpa.gov.tw/Article/ArticleDetail.aspx?TopIcNo=163&DS=1-Article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每6名長輩,就有1人發生跌倒事件,每100位長者,便有8人 因跌傷就醫,當長輩跌倒,很容易面臨頭部受傷、關節脫臼與骨折等風險,嚴重跌倒甚至可能導致臥床、死亡。長輩跌倒往往非單一因素造成,積極找尋原因且予以改善,方能避免再次跌倒。
一位年約70歲女性長輩,曾因退化性關節炎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一次出外旅遊,因為沒坐穩,竟從長椅上摔倒在地,臉部摩擦地面,所幸沒有釀成重大傷害,由此可見,跌倒危機隨時可能發生。聽聞長輩跌倒,多數民眾首先浮現的念頭是「意外」或「不小心」,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暨緩和醫療科主任謝至鎠指出,諸多因素皆可能增加長輩跌倒風險,跌倒意味著長輩身體、健康促進方式或周遭環境可能需要做整體檢討與進行通盤性調整。 跌倒事件 隱含多種因素 謝至鎠進一步闡釋,疾病因素如失智、帕金森氏症、曾受傷、尿失禁、低血壓、貧血、頭暈等,又或是運動量不足、步態不穩、平衡感不佳、視力與聽力衰退、肌力低落、使用安眠藥或其他藥物、營養不良與環境等原因,都容易造成跌倒,許多風險因子相加,跌倒機率便持續攀升,部分長輩缺乏維生素D與鈣質等營養素,一跌倒便骨折、受傷,預後令人憂心。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物理治療中心主任曹昭懿也觀察到,下肢肌力與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健康皆與長輩跌倒風險有關聯;像踝關節扭傷、韌帶受傷,本體感覺也會產生變化,上下樓梯便容易誤判階梯高度而絆倒;曾中風的病友亦是如此,當一個人曾中風,腳可能無法抬高,或者腳板無法行動自如,常拖著地走路,也容易引發跌倒意外。 如何判斷年長者跌倒風險高低?當醫師、物理治療師等醫事人員評估長輩跌倒風險,常透過「坐站起走測試」觀察長輩肌力、平衡感、步態與活動狀態,以初步了解未來長輩跌倒、失能機率,之後視情況安排其他檢查,深入瞭解其中原因。謝至鎠表示,長輩跌倒,背後隱含錯綜複雜因素,因此評估需鉅細靡遺,將年長者體能與疾病病程、用藥、環境等所有可能性納入,才能根據不同原因擬定個人化防跌策略。 防跌工作之所以重要,原因在於長輩一旦跌倒,極易造成臥床、行動不便等嚴重後遺症,或是導致活動量大減,甚至部分長輩因擔心再度跌倒而畏懼出門或不再運動,長輩整日待在家中、床上,肌力流失加快,更易面臨跌倒威脅,形成惡性循環,長期下來,身體機能便如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 防跌之道 隱藏在每個細節 在2018年11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以下簡稱健康署)出版的《長者防跌妙招》最新版本中明列預防跌倒之道,包括「定期練習肌力、柔軟度和身體平衡」、「時時注意居住環境的安全」、「選擇合適的鞋子及輔具」與「看醫生時,將正在吃的藥的藥單或藥袋帶去給醫生看」等。 長者防跌策略多半環環相扣,謝至鎠以尿失禁為例指出,國外研究證實,老人有尿失禁,確實可能增加跌倒風險,有尿失禁困擾的老人,多伴隨盆底腔肌力不足,下肢肌力連帶受影響,常趕著如廁,容易發生跌倒,因此對尿失禁族群,防跌策略不僅在減輕尿失禁症狀,也需提升下肢肌力,如廁與居家環境也要多加留意,才能全方位減少老人跌倒傷害。 曹昭懿則根據家中環境因素進行分析,浴室與廚房皆隱藏許多危機,以廚房而言,只要一滴油滴至地上,便可能釀成跌倒危機,浴室常處於濕滑狀態,亦是危機四伏。另外,家中有幼兒或兒童者,玩具沒收好,散置於地板,長輩踩到,很容易失去平衡、跌倒受傷。 健康署提醒,長輩平時居家動線,需減少雜物、家具、電線等障礙物置放其中,應保持動線淨空,家具尖銳處也要加上防撞條或泡綿。至於居家地板,亦要維持乾燥與防滑,長者臥室可考慮採用木質地板,或鋪設防跌軟墊,避免跌倒受傷。浴廁可設止滑墊,也可考慮在馬桶、浴缸旁加裝扶手,門檻前也需設止滑腳踏墊,並考慮在浴室擺放洗澡椅。 長輩進行居家活動時,應維持適當照明,可在床邊設置夜燈,至廁所通道,也可設置夜間壁燈,並準備緊急備用照明,同時要注意電燈開關處之識別亮度。 社區防跌宣導 面向多元 由於長輩跌倒與諸多原因相連,進行社區防跌宣導時,也需顧及這些因素。謝至鎠表示,長輩防跌推動策略常與健康飲食、運動課程、用藥安全、慢性病預防、心理健康、健康篩檢與血壓量測等社區活動結合;這些議題與跌倒事件息息相關,尤其部分長輩對環境畏縮,不願出門活動,藉由社區資源、關懷據點服務,可鼓勵長輩養成運動習慣,並有效訓練肌力。 不少國內外研究顯示,長輩運動、進行下肢核心肌肉群訓練,對防跌確有成效,如太極拳、瑜珈,都有助增加平衡感,預防跌倒事件。謝至鎠曾分析社區關懷據點運動課程,在運動課程開班前後請長輩接受測試,結果發現,長輩參與運動課程後,不僅肌力明顯提升,人際關係亦大幅改善。 正確使用輔具 減少跌倒風險 輔具的運用亦是防跌策略重要一環。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多功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主任李淑貞表示,長輩跌倒分內、外因素,像年長者常出現的肌少症,便屬於內在因素,目前有輔具可幫助運動復能,或加強肌力訓練,視力、聽力不佳的長輩,也有相關輔具可供使用,幫助解決內在因素的不足。環境則屬外在因素,透過輔具設置,也可打造防跌居家環境,像適合的照明、環境顏色的對比,抑或處理高低差障礙,都需評估和視個人與家庭需求進行規劃;這部分政府針對失能老人和身心障礙者都有提供專業評估服務。 有些長輩習慣以雨傘代替手杖,對此李淑貞提醒,雨傘的支持力量不足,以雨傘做手杖,安全性有待商榷。手杖若為非木質手杖,分為一般商品與醫療器材手杖;一般商品之非木質手杖,須經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合格,購買時也要認明「商品檢驗標識」,使用時需依說明書正確使用,而醫療器材手杖則需要有「醫療器材許可證」,民眾使用較有保障。 目前全國每一縣市皆有縣市政府設置的輔具資源中心,長輩或民眾欲選購輔具,可多方了解,並接受專業評估,民眾上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輔具資源入口網」,便可獲得全國縣市政府設置的輔具資源中心相關資訊。這些政府設置的輔具資源中心配置輔具評估人員、社工、維修技師等專業人力,為民眾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專業服務! 運用資源 遠離跌倒夢魘 健康署也在網路推出「高齡者健康操」與「銀髮族防跌健身操」等影音內容,長輩在家中也能養成運動習慣,當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肌力獲得提升,不僅生活品質好轉,也有助遠離跌倒夢魘。 資料來源https://health99.hpa.gov.tw/Article/ArticleDetail.aspx?TopIcNo=171&DS=1-Article 您知道喝酒除了容易胃潰瘍、肝硬化、引發心血管疾病及癌症之外,還會提高失智的風險嗎?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半國人有喝酒容易臉紅的酒精不耐症,得到癌症及失智症的風險更高,特別需要節制飲酒,最好別喝酒。
過量飲酒小心記憶斷片,還會引發失智症 短時間大量飲酒,血中酒精濃度急速上升達0.15%1(以70公斤體重估算,相當於短時間內飲用7罐5%、500毫升的啤酒2),可能會出現短暫失憶1的狀況,也就是俗稱的「斷片」,喝到記憶斷片的人,雖然能持續與人互動,喝酒聊天,但酒醒後卻對自己行為完全失憶或只能依稀記得片段,輕則得罪老闆客戶而不自知,重則酒後爭吵鬥毆、駕車臨檢超標,甚至肇事傷人,面臨刑責。 短時間大量飲酒有記憶斷片的問題,如果長期過量飲酒,例如每週飲酒量超過7罐5%,500毫升的啤酒(或相當酒精量,下同),還會提高失智的風險,根據一項長達23年的追蹤研究發現,只要每週飲酒量超過7罐啤酒,就會有失智的風險,每週多喝3罐,失智風險還會再增加約1.2倍3,有酒精濫用或酒精依賴問題的人,失智症風險甚至會高達2倍3。 喝酒臉紅是警訊 不僅罹癌機率高,還會提高失智風險 此外,依據108年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最新研究,喝酒容易臉紅的人,不僅會大幅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還會加速阿茲海默症的發生5。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呼籲,台灣近半人口因缺乏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2)」,喝酒後容易出現臉紅、心跳加快、頭痛、頭暈、嘔吐、宿醉等症狀,又稱為「酒精不耐症」,此為亞洲人特有的基因變異,比例遠高於白種人,為了降低罹癌或失智症的風險,特別需要節制飲酒,最好別喝酒! 尾牙聚餐,減量飲酒,預防癌症、失智症 春節將至,公司尾牙、朋友聚餐、新春團拜等活動將陸續展開,難免有喝酒的機會,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飲酒過量會提高癌症及失智症的風險,近半國人有酒精不耐症,風險更高,因此,不管喝酒是否會臉紅,都應盡量避免飲酒,如果非喝不可,根據「國民飲食指標手冊」6的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1罐啤酒,女性不超過半罐啤酒(或相當酒精量),懷孕期間或準備懷孕的女性,為了胎兒的健康,請千萬不要喝酒。 資料來源 https://health99.hpa.gov.tw/Hot_News/h_NewsDetailN.aspx?TopIcNo=8924&Type=news TCnews慈善新聞網2020年1月26日 萬一出現梗塞,可以使用哈姆立克急救法,把握黃金時間自救救人。 春節應景的年糕、湯圓與各式堅果、果凍零食滿足親友團聚享用,但顆粒、黏稠的食物容易導致咀嚼功能不佳的長輩與嬰幼兒異物梗塞。臺中慈濟醫院急診主任李冠儀提醒,萬一出現梗塞,可以使用哈姆立克急救法,把握黃金時間自救救人。 李冠儀主任指出,去年底曾收治中年人食用壽司梗塞案例,可能是咀嚼不完全一口吞下,造成梗塞憾事。急診臨床通常在春節都有零星異物梗塞個案,他表示,呼吸道完全梗塞時急救黃金時間只有四到六分鐘,極短的時間送急診都來不及,只要學會哈姆立克法,立即應用可以解決緊急情況。 「哈姆立克法」是一九七四年美國哈姆立克醫師發明,藉橫膈膜住內、往上快速擠壓,使胸腔內空氣上衝而排出異物。李冠儀主任說,全世界共通的異物梗塞動作是:張口然後兩手抓住喉嚨,發現有人出現這表情,極可能是異物梗塞,如果還有知覺應在旁密切注意,鼓勵咳嗽,萬一沒辦法咳出異物,就馬上使用哈姆立克法排出異物。 哈姆立克法分為成人、嬰兒與孕婦幾種不同的處理方法。檢視相片
更多 哈姆立克法分為成人、嬰兒與孕婦幾種不同的處理方法。成人哈姆立克急救法,施救人站在梗塞人背後呈弓箭步,前腳放在梗塞人雙腳間,一手握住另一手拳頭,拳頭大拇指側與食指側(俗稱拳眼)向內,兩手置於肚臍與劍突間的上腹部,斜上擠壓。雙手無法環抱梗塞人或是孕婦時,擠按部位移至胸骨下半部,往內、往上施力五次,再檢查有咳出異物,反覆動作,直到咳出異物為止。若梗塞人因缺氧不支倒地神智不清,則以心肺復甦術施救,每個循環後,檢查是否恢復呼吸及意識,有異物立即清出。 嬰兒梗塞的急救處理:施救人將嬰兒臉朝下托在前臂,支撐於大腿。一手托住下顎與頸胸部,另一手掌根背擊兩肩胛骨間五次。如果沒效果,再把嬰兒臉朝上且頭低於胸。食指與中指合併,在乳腺下一指的胸骨處施行五次胸戳法。反覆施行兩種動作,直到排出異物。如嬰兒昏迷,就改以心肺復甦術,兩分鐘後立即就醫。 李冠儀提醒,邊聊天邊吃東西,還是要當心,細嚼慢嚥。常造成梗塞的應景食物有年糕、湯圓、果凍,甚至海苔。給老人、嬰兒食用時,避免不小心大口吞下,卡住氣管,最好都能先切細,保護吞嚥安全。 (撰文:曾秀英、謝明錦/攝影: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中央社 The Central News Agency 中央通訊社 2020年1月20日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0日電)靖娟基金會分析兒童事故傷害新聞,發現幼童誤食案明顯增加,因此提出「誤食5不」原則,提醒不催吐、不進食、不徒手挖取、不酸鹼中和、不任意使用急救措施。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今天舉行「108年兒童事故傷害新聞統計分析記者會」,針對蒐集的276件兒童事故傷害新聞(排除兒虐和性侵)分析,邀請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陳偉燾說明嬰幼兒誤食時的正確應對方法。 根據靖娟基金會資料,去年276件兒童事故傷害新聞,共導致45名兒童死亡、313名兒童受到身體或心理創傷,53%受害者是6歲以下兒童;以事故原因來分析,前3名分別為交通事故(以機車居多)、照顧疏忽、建物/設施安全,其中幼童誤食案明顯增加,106年至108年的幼童誤食案是103年至105年的近4倍。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表示,小朋友有好奇心,卻沒有判斷危險物品的能力,如果家中東西收納不確實,讓幼童容易取得,就很可能造成誤食,例如鈕扣電池、打火機零件等生活用品,膠帶、貼紙等文具用品,清潔劑、硼砂等化學用品,還有水晶寶寶和巴克球等玩具。 林月琴指出,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也公告提醒容易導致幼童誤食的用品與玩具,如磁力大且體積小的巴克球、色彩繽紛易被誤認為糖果的水晶寶寶、有小零件的用品玩具、需裝設電池的物件等,家長在挑選和使用時要特別小心。 兒童誤食時,可能出現咳嗽、流口水、吞嚥困難、胸口不適與胃痛等症狀,靖娟基金會提醒「誤食5不」原則,不催吐、不進食、不徒手挖取、不酸鹼中和、不任意使用急救措施。 陳偉燾表示,以前兒童誤食時,大家會想到催吐,現在並不建議這個方法,因為有時無法確認兒童誤食的物品為何,如果是有電流或具腐蝕性物品,催吐可能造成傷害,誤食強酸強鹼時,如服用大量鮮奶或開水,也會造成灼傷。 當兒童誤食時,陳偉燾提醒,如出現呼吸急促或困難等狀況,代表物品可能卡在咽喉或氣管,這時才可考慮拍背或用哈姆立克法急救;如果已吞食,建議盡早送醫處理,除非物品還在兒童嘴巴附近才可徒手挖取,如物品已跑到口腔後半部,徒手挖取可能反而將物品推得更深。(編輯:管中維)1090120 資料來源 https://tw.news.yahoo.com/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2020年1月30日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過年時吃零食應景,小心幼兒吞嚥功能不佳,刮傷食道或造成窒息危機。曾有一名1歲多男童,吃下一整顆梅子糖果,核果卡在食道,直徑快2公分比小朋友食道還大,一開始沒症狀,直到小朋友無法進食,吃東西就吐,這才送急診取出核果,但尖端已刮傷食道黏膜,花了2、3年進行食道重建。 花生顆粒卡小女童氣管 引起肺炎氣喘發作
也有一名3歲多小女童,在長輩餵稀飯時吃進小花生顆粒,竟卡在支氣管裡,一直引起氣喘發作,呼吸時又有咻咻聲,肺炎始終治不好,透過支氣管鏡檢視才發現支氣管有異物,在非常末端的氣管卡了一粒花生米,因為異物在裡面造成肺部發炎,連痰都咳不出來,後來使用支氣管鏡將異物取出後,肺炎就慢慢改善。 幼兒避免過硬、太小零食 異物卡氣管當心窒息 台北慈院兒科部謝秀盈醫師表示,不只硬的糖果要注意,就連細小花生、瓜子、堅果、果凍、麻糬等食品,也得留意嬰幼兒被噎到。四歲以下幼童的臼齒發育不完全,無法像成人將硬的東西咬碎再吞,若是噎到跑進氣管,有些不會超過1公分的花米生,嬰幼兒沒辦法咬碎,也有能引起窒息;若發現小孩咳嗽、想講話講不出來、哭不出聲音,就要留意有可能是異物塞住。 若察覺嬰幼兒噎到,千萬不要用手去摳異物,因為有可能越推越深,謝秀盈醫師說明,當下還是先做哈姆立克,用力將異物咳出來。針對處理嬰幼兒噎住的哈姆立克急救法有下列三種方式: 1、趴著擊背法 若是一歲以下幼兒,採取趴著進行哈姆立克急救法,肩頰骨放在大人大腿上,頭朝下微微往前傾,一隻手固定頭部,另一隻手則是使用掌腹,拍小朋友肩頰骨中肩,由下往前推,讓梗在氣管裡的異物往前吐,大約拍5下,轉回正面觀察表情及查看異物是否取出。 2、哈式腹戳法 亦可轉回正面,使用食指與中指,按壓乳頭中線處,往下壓半吋到1吋的深度,如此擠壓也能因咳嗽將異物排除。 3、兒童立姿腹部壓迫法 至於一歲以上能站立之幼童,則採用成人式哈姆立克急救法,一隻手握拳,另一隻手則是抱著拳頭,環抱住小朋友上腹部與胸骨的位置,利用頂住的拇指與食指,往內往上推,同樣約5下左右,若來回進行4至5回依然無效,此時得趕緊打119送醫。 邊跑邊吃飯易嗆到 增加窒息風險不可不慎 謝秀盈醫師表示,建議小朋友須坐著吃飯,若邊跑邊吃飯很容易嗆到,因為講話時聲帶會打開,食道會被軟骨蓋起來,只要一講話喉嚨後咽部的食物,能夠進去的地方只有氣管,所以在吃東西時講話,反而食道入口會被蓋起來,打開聲帶的地方,食物也容易跑至氣管裡,增加窒息風險不可不慎。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 小心腰圍越來越粗!心臟病、腦中風跟著來報到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 報導2020年1月31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06年女性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有7項,分別是心臟疾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而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這些慢性疾病的共同危險因子。隨著年齡的增加,新陳代謝速度會變慢,如果沒有足夠的運動量,脂肪就會在不注意時悄悄堆積起來,常聽女性表示明明食量沒變,腰圍卻越來越粗,體重也控制不下來,同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也紛紛找上門。 40~64歲女性超過半數腰圍過粗
國民健康署提醒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即是腰圍過粗,小腹突出腰圍過粗小心內臟脂肪會超標,體重過重或肥胖也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等風險,研究發現有代謝症候群者罹患心臟病及腦中風的風險機率是一般人的2~4倍。 現代女性不論已婚或未婚往往身兼數個角色,不僅僅是貼心女兒、呵護家人的母親,也是職場工作者或是家庭照顧者及家庭重要支柱。因生活環境、工作忙碌或壓力等因素,使得大多數女性喜歡吃甜食或吃消夜,由於甜食能刺激大腦多巴胺神經元,讓人感到興奮,因此可能會越吃越想吃而對甜食上癮,加上可能太忙碌使運動時間有限或沒時間運動,身體代謝變慢或因基礎代謝率降低,就容易有腰圍過粗或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情形。 女性健康3招 遠離慢性疾病 1.健康吃、分享吃 避免常吃甜食及含糖飲料,如遇特殊節慶想吃甜食,建議不妨與周遭親友分享吃,想喝含糖飲料時可用白開水取代,以增加身體代謝,且晚餐過後與睡覺前這段時間少吃宵夜,而多吃高鈣深綠色蔬菜及高鈣豆製品、適量水果及天然未加工食物,可避免骨質疏鬆,平日食用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的飲食,以清蒸、涼拌、燉等取代油炸烹調方式,及戒菸少飲酒,保持健康體態。 2.運動不難,做就對了 除了工作中的勞動外,建議通勤族可每天提早一、兩站下車走路或騎腳踏車上、下班,並將運動習慣融入生活中,每次運動至少15分鐘每天2次,可利用中午休息時間進行健走或是做伸展操,晚上吃完飯後也可利用公園運動設施或社區活動中心做荷重運動或有氧運動或肌力訓練,以增加骨密度及強健肌肉,降低跌倒和骨折風險。 3.定期量血壓、體重及腰圍 定期量血壓、體重及腰圍是預防及控制三高的最佳簡便方法,女性健康腰圍要小於80公分,家中可備腰皮尺,每天於起床後量測,當有腹部脂肪累積時,就能透過腰圍量測警惕自己;家中如無血壓計,可到社區藥局或社區血壓站等定期量血壓,建立自我血壓記錄;建議家中備有體重計,每天固定時間量測,才能掌握體重變化情形。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 2019/08/21 近年醫療科技的進步,使癌症病患存活率大大提升,然而經歷過癌症治療的病患與未罹癌的族群相比,健康品質較差,心理和日常生活也容易失能,尤其65歲以下的病患,健康狀況可能難以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物理治療有機會幫助癌症病患恢復體力和能力。 接受過化療或放射線治療,約八成以上患者都感到疲累而影響生活品質,稱為癌因性疲勞症(cancer-related fatigue),而疲勞程度又分不同等級;針對不同的疲勞等級,物理治療有不同的運動設計及介入: 輕度疲勞1.可以從事所有日常生活活動 2.需要較多體力的活動時會感覺累或是喘 3.可以完成快走或上下樓梯 中度疲勞1.從事日常生活活動就會感覺到累或是喘 2.可以完成走路或做簡單家事 輕度疲勞與中度疲勞的運動介入: ●進行全身性耐力訓練 ●有氧運動:慢慢散步、快走 ●每天做15至30分鐘,微喘及些許出汗即可 重度疲勞●從事比日常生活活動更輕微的活動時就感覺累或是喘 ●可以完成翻身坐起、坐姿下活動例如:吃飯 重度疲勞運動介入: ●在身體能承受且安全的範圍下盡量多動 ●躺姿或坐姿下進行簡單肌力訓練(圖1至3) ●每個動作10至15下,運動過程中可穿插休息,避免太累 1.直膝抬腿。 圖/彰基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高倚恩 2.側邊開腳。 圖/彰基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高倚恩 3.坐姿抬腳。 圖/彰基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高倚恩 極重度疲勞 1.一動就喘 2.臥床或幾乎無法起身做任何事極重度疲勞運動介入: ●提升基本的心肺耐力 ●床上運動,例如:直膝抬腿 ●半坐臥下練習深呼吸(圖4):鼻子慢慢吸氣,配合雙手舉高、嘴巴慢慢吐氣,配合雙手慢慢放下 4.半坐臥下深呼吸雙手舉高,嘴巴慢慢吐氣,雙手慢慢放下。 圖/彰基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高倚恩
運動次數及時間採少量多餐制,一天重複次數可以多,但一次運動時間不需要過長(30分鐘以內),才不會因過於辛苦而失去信心。 運動對於改善治療後的疲勞確實有幫助,但是仍有一些狀況不適合運動,例如發燒、無法控制的疼痛或嘔吐、暈眩、呼吸困難、胸口痛、心律不整以及血小板過低。 癌友遇到上述情形,應先暫停運動,待症狀減輕或是經過醫師進一步評估之後,再繼續運動。 轉載自 https://udn.com/news/story/11318/3998179 2018/11/06
少症的發生固然與年齡有關,但也有許多生活因素必須注意,特別是營養與運動。 80歲王爺爺近半年來因為牙口因素,進食狀況不佳而逐漸消瘦,原本以為好不容易達成醫師叫他減肥的目的,但瘦了5公斤後他便覺得不對勁,每天晨間運動的分量漸漸無法完成,整天只想坐在沙發發懶,炯炯有神的目光變得無力,而且兩腿不聽使喚,整個小了一圈還站不穩、走不動,最後確診為肌少症。 65歲以上 1成罹患肌少症 肌少症是人口高齡化而出現的疾病,人的肌肉伴隨老化便逐漸流失,50歲之後流失速度加快,而且年紀越大,衰退越快。現今人人長壽的社會下,肌少症成為影響晚年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 整體而言,65歲以上長輩約7至10%罹患肌少症,80歲以上男性可能高達三成以上,而肌少症會造成長者四肢無力,容易跌倒、失能、進入長照,也影響生活品質、增加住院與死亡風險。 蛋白質吃夠 運動不可少 肌少症的發生固然與年齡有關,但也有許多生活因素必須注意,特別是營養與運動。目前全球針對高齡者蛋白質的攝取建議已明顯提升,而阻抗性的重力訓練也是強化肌力與保存肌肉的重要措施,雖然坊間有許多營養補充品強化長者的蛋白質攝取,肌少症的新藥也在臨床試驗發展中,但維持充足的飲食蛋白質攝取與正確的運動才是關鍵! 有沒有患病? 看3項指標 肌少症的診斷需要測量長者肌力(慣用手的握力)、活動能力(行走速度),以及肌肉量(以電腦斷層、磁振造影或雙能X光身體組成分析測量),這三者缺一不可,雖然歐洲與亞洲都在評估診斷方式的修正,但目前這三項指標都是關鍵重點。 然而,診斷肌少症的測試中,以肌肉量的測量最困難,標準化做法都需到醫院進行檢測,且不是每家醫院都有診斷能力,所以各國也都在建立替代的診斷方案。 肌肉量有各種檢測方法可以替代,有人使用測量體脂肪的身體組成分析儀,也有人發展無須儀器設備的檢測,其中以小腿圍的測量最為簡易且準確。 日本東京大學研發出「指環測試」,使用自己雙手的拇指與食指圍住自己小腿最粗的部分,只要小腿比手指圈成的指環粗,肌少症風險較低。然而,考量每個人體型與手指長度,各國也以比較精準的小腿圍測量作為肌肉量的推估,受測者輕鬆坐在椅子上,膝蓋成90度踩地,在小腿不用力的情況下,測量小腿最粗的部分,只要男性在34公分以上、女性在32公分以上,肌肉量不足的機會就不高。 肌肉量要顧 肌力更重要 俗語說「質重於量」,這在肌少症也適用,在肌少症診斷中,固然肌肉量的測量很重要,但維持肌力更為重要,肌肉量與肌力兩者相輔相成,肌力訓練對於肌肉量與個人體能都有幫助,採取質量並重的方式強化肌肉以維持老後健康。才是正道。 (作者陳亮恭為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亞洲肌少症診斷標準主筆) 2019/04/24
【原來芭樂好處這麼多?天然食療】 芭樂是一種親民好入手的水果,但你知道芭樂厲害的地方嗎? 除了維生素C含豐富、膳食纖維豐富、高鉀之外,更有抗自由基能力! 自由基對癌症的形成也是潛在的禍首,所以能夠透過自然飲食排除自由基是非常重要的。 芭樂因為含有豐富的多酚、還有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E 等等營養成分,所以在抗自由基上表現非常好。 在一份科學研究裡,芭樂的總抗自由基能力(DPPH)可是有檸檬的10倍呢! 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溫馨提醒您:從文章裏頭我們可以得知芭樂是水果中優質的選擇,同時我們在挑選水果時,要多樣性及多色彩的去挑選各種水果,均衡攝取營養、多樣多彩飲食是健康的寶典。 韋恩的食農生活 最近芭樂產量過於旺盛,價格似乎有點疲軟,芭樂的營養價值實在是水果裡面數一數二的,值得大家趁此大好時機多享用。 芭樂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好呢?韋恩整理一些分享 給大家知道: 1.維生素C含量豐富: 芭樂在台灣常見的水果裡,維生素C的含量可以說是冠軍。以常見的珍珠芭樂為例,每一粒珍珠芭樂竟然含量高達511毫克,是每日成人建議攝取量100毫克的5倍不止。 2.膳食纖維豐富: 台灣民眾膳食纖維含量普遍不足,而每一粒珍珠芭樂含膳食纖維量將近10克,達每日成人建議攝取量25-35克的3分之1了。 3.高鉀: 鉀有助於維持血壓的穩定。芭樂含鉀也是水果裡名列前茅的。只是鉀需要腎臟代謝,所以腎功能有疑慮的人要特別注意不能食用過量。 2019/01/09
<吃對動夠 養出健康體質> 很多人怕胖,東不吃、西不吃,在飲食選擇上的過度挑替,常常導致營養不均現象,甚而影響了健康。本文有專家親身說法,帶您了解基礎代謝率,告訴我們如何吃對、動夠,聰明的吃飯配合適度的運動,也能輕鬆減重,養出健康體質。 台灣人重吃,不論是親友聚會、年節聚餐,甚至是冬令進補、平安夜吃大餐、接著元旦連假又是一連串吃喝玩樂,緊接著春節到了,日常生活都與「吃」脫不了關係。吃太多又擔心身材走樣,坊間流傳各種減肥花招,例如最近很夯的生酮飲食、防彈咖啡減肥法,還有斷食減肥,這些方式不一定持久、見效,還可能賠上健康。 肥胖引打鼾 減重困難 台灣大學營養教育傳播助理教授洪泰雄,曾經也有圓滾滾的身材。他擔任台大註冊組主任20年,過去從事行政工作忙碌,免不了四處應酬,三餐也不正常。隨年齡增加,身高168公分的他,體重從72公斤直逼84公斤,腹圍變大,就連健康也亮紅燈,尤其高血壓及打鼾一直困擾著他。 「因為打鼾讓我精神不濟,早上開會常常打盹,總是被校長盯上,」洪泰雄笑說,那時候因為肥胖引起打鼾,為此還去台大做了睡眠生理檢查,診斷為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當時我心想,得到這種病,未來還會有什麼彩色人生?」而醫師當時給他的處置,除了配戴睡眠止鼾器之外,還透過手術將懸雍垂割掉。 但該做的醫療處置都做了,白天嗜睡的問題還是沒解決,洪泰雄說:「那時我想盡辦法減重,都無法達成目標,讓我焦慮不安」,直到看到一本營養書籍,照著實行了一個月,沒想到血壓、體重都降低,睡眠問題也改善了。 鑽研營養學 開課秒殺也因此,原本專業為幼兒教育的他,開始鑽研營養學,漸漸有了心得。他在民國100年推出第一本書「代謝平衡,健康瘦身」,不但讓他成為暢銷書作家,也成為電視名嘴,在台大開設營養教育通識課更可用「秒殺爆棚」形容,加簽選課、旁聽的上百位學生站到門口,而他創造的「35921」營養口訣,更讓不少讀者找回健康。 「35921」是三餐都要吃、每餐間隔五小時、每晚九點前吃完晚餐、每天喝2000c.c.的水、每天早餐一顆蘋果(現已修正為每天早餐一種水果、每天至少吃二至三種水果)。經過他親身試驗,在三個月內成功減重17公斤。 學聰明吃飯 吃進營養 洪泰雄現在除了在大學授課、四處演講、傳遞營養知識,還不斷修正著作內容,逐步改善,例如口訣中的「1」每天一顆蘋果,現在改成每天早餐一顆水果,須選低糖度的水果,且建議餐後吃,才不會使血糖陡升,除了蘋果,芭樂、火龍果等,都是非常好的水果。 近日洪泰雄推出新書「吃出好體質」,則進一步建議如何聰明吃飯。「吃東西不是為了滿足胃的餿水桶,吃飽沒有用,而是要吃得營養。」 吃對加運動 減脂增肌 洪泰雄強調,六大類食物每天一定要吃,包括油脂、肉魚豆蛋奶、蔬菜、水果、碳水化合物(如全穀類),更不能忽略水的重要性,只要吃夠這六類食物,不但有飽足感,身體也有良好的新陳代謝,獲得足夠營養而更新再生,進一步擺脫疾病問題。 此外,洪泰雄也呼籲想減重者,務必要注意「基礎代謝率」的重要性,所謂基礎代謝率,就是每天躺著不動也會消耗的熱量,如果吃進去的熱量低,並配合適度運動,自然能夠成功減重,「甚至有人可以9天減1公斤」,而且吃對了,加上運動,自然能夠減脂增肌,擁有健康好體質。 轉載自 https://udn.com/news/story/11318/3567571 2019/01/04 在整理各位姊妹於這次大型病友會的Q&A提問時,我們發現大家對於「癌細胞真的喜歡吃糖嗎?」的議題有非常高的好奇,因此我們將整理肥胖與胰島素作用之關聯、認識醣與糖、了解升糖指數與升糖負荷,並提供健康的生活建議,讓大家能帶著好的觀念落實健康的生活規劃。 肥胖與胰島素作用之關聯 胰島素在我們的身體裡有非常多的合成作用,它能合成葡萄糖轉化成肝糖儲存於肝臟,也能夠合成脂肪和蛋白質照顧我們身體正常的運作功能。但是,當體內脂肪太高時,就會影響胰島素的正常運作,可能導致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其則屬於分解作用,無法促進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質的吸收、氧化與儲存,反而致使血糖持續偏高、游離脂肪酸及甘油釋放到循環系統,讓身體陷入持續的發炎反應,造成免疫力下降的情況。 識「醣」與「糖」 了解「升糖指數」與「升糖負荷」 健康的生活建議
那麼究竟癌細胞真的喜歡吃糖嗎?事實上,病友也不必過度擔憂而導致自己營養不良,只要謹守以下三原則,便能夠減緩血糖上升速度,進而降低腫瘤惡化的風險。 原則一:慎選醣與糖,減醣也減糖。 · 選擇低升糖指數的全榖類食物,如十穀米、全麥麵包。 · 多攝取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以水果代替果汁。 · 將低精緻糖類的攝取,如餅乾、糕餅、含糖飲料。 原則二:增加運動量,規律的運動。 · 運動可以增加胰島素敏感度,改善胰島素阻抗。 · 建議維持每週規律運動150分鐘。 · 可以選擇健走、跑步,強度達到運動完能講話但無法輕鬆唱歌的喘度。 原則三:控制醣攝取,均衡的飲食。 · 2017年國民健康署最新預告「國人營養基準修訂草案」,首次訂定糖攝取上限為每天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 · 以健康成人每天攝取總熱量2,000大卡為例,糖攝取熱量應低於200大卡,再以4大卡為1克糖轉換,每天糖應少於50克。 整理編輯: 乳癌防治基金會 蔡愛真 總監 https://www.breastcf.org.tw/contents/news_ct?c=1&id=124&page=8 2018/05/03
癌症病患死亡主因之一,即在於癌細胞轉移,中研院耗時超過8年,首度發現能主導癌細胞惡化的調控基因(PSPC1),若能抑制該基因的表現,能降低癌細胞生長和擴散,有助研發新治癌藥物。 中研院2日上午舉行記者會,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周玉山及博士後研究員葉希文在最新研究發現,癌化的腫瘤細胞後期,會出現表現大量的新穎致癌基因Paraspeckle component 1(PSPC1),促使癌細胞增生、侵襲及轉移。 中研院指出,研究團隊耗時8到10年,發現有一種名為Paraspeckle component 1(PSPC1)的基因,專門主導癌細胞轉移,甚至可控制其他基因功能,避免癌細胞凋亡,多達6、7成癌症病患,到了後期,腫瘤細胞會出現大量的PSPC1,包括常見的乳癌、肝癌、肺癌、攝護腺癌等。 為了找出細胞癌化的關鍵因子,周玉山與研究團隊利用全基因體分析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等惡性腫瘤,尋找腫瘤組織中有基因套數變異、表現異常且與病患存活率相關的癌基因。 周玉山說,PSPC1不僅可促進癌細胞增生,促進癌症轉移,並把癌細胞「幹細胞化」,使其具有抗藥性,還能調控原本專門讓細胞凋亡的「轉化生長因子」(TGF-β1),促進癌細胞存活 「不論是PSPC1主導致癌基因的編程轉錄機制,或是TGF-1於癌細胞中的變動,都是科學界首次發現」,周玉山表示。研究成果不僅對腫瘤細胞癌化進程提出新觀點,PSPC1更是抗癌新標的,對往後研發癌症藥物有重大助益。 中研院表示,PSCS1功能與TGF- β1在癌轉移中的表現,都是科學界一大突破,研究成果已於4月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目前研究團隊雖已經找到PSPC1抑制物,但未來若要實際用來治療癌症,並應用在藥物研發,尚需10至20年時間進行研究。 轉載自(旺報 )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502002775-260418 2019/01/08
<出門走走曬太陽 輕鬆預防憂鬱> 憂鬱症被視為現代人常見的心理疾病,許多人擔心自己是不是被憂鬱找上門,本文有專家告訴您哪些是初期憂鬱傾向的指標,同時也提供了簡單的防憂方法:安排戶外踏青、規律日常作息、保持運動習慣、適度足夠的日照,這些都將有助於您調節情緒,讓我們一起跟憂鬱SAY BYE BYE!! 最近天氣變化大,丹麥研究顯示,因缺乏日照易引起「季節性情感疾患」,導致冬季憂鬱症增加;但另一項研究發現,部分患者雖帶有導致憂鬱症基因,透過增加腦中血清素,可避免憂鬱症。專家建議,多做讓自己快樂的活動、運動,從事戶外運動,有足夠日照,都有助提升血清素功能。 丹麥研究發現,缺乏日照易引起「季節性情感疾患」,高達90%在哥本哈根的居民受影響,出現睡眠或飲食紊亂,有5%的人在冬季出現憂鬱症。 丹麥哥本哈根科學團隊所作一項測量大腦中血清素轉運體及血清素水平的研究,讓受試者在夏季時接受兩次腦部掃描、冬季時再兩次追蹤掃描,結果顯示,從夏季到冬季,血清素轉運體蛋白平均下降10%,尤其女性更為明顯。 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季節性情感疾患主要與日照有關,在高緯度、晝短夜長的地區較常發生;腦中血清素功能低與憂鬱症相關,臨床有效的抗憂鬱劑,大多能提升腦部血清素功能。 劉嘉逸表示,目前科學實證提出不少提升腦部血清素功能的「非藥物方法」,例如多做讓自己快樂的活動、保持運動的習慣,建議從事戶外運動,同時有適度足夠的日光照射,能提升血清素功能;此外,食物中缺乏色胺酸會造成憂鬱,色胺酸是大多數膳食蛋白質的必然成分,正常人飲食缺乏色胺酸幾乎不可能,但憂鬱者也可以多攝食如牛奶、紅肉、魚、雞鴨、蛋等,保持均衡飲食。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女性罹患憂鬱症比率比男性高,最近正逢季節轉換時期,預防陷入憂鬱可從兩方面著手,第一覺察情緒並認識憂鬱症症狀,當不想再做本來感興趣的事、什麼事都提不起勁、悲傷沮喪、無故想哭、負面思考加劇,甚至是不想活,出現這些症狀,就需求助專業醫師諮詢,積極讓身體產生對憂鬱有作用的激素,日照已被證實為有效的天然抗鬱劑,可防血清素從大腦中流失,所以安排戶外運動,或規律日常生活、休息及飲食都是預防之道。 轉載自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555718 2019/02/18
【治療後感覺記憶力變差,化療腦可靠鍛鍊恢復】 有些人在癌症治療過後,發現記憶力、注意力,甚至思考方式變得比較差或跟從前不一樣,這種狀況稱為化療腦,更正確的說法為「輕度認知障礙」,有些人可能只持續很短暫的時間,有些人可能會有較長期的變化;從乳癌研究來看,有這樣問題的病友比例約占16%,通常病友在返回工作崗位之後感受較為明顯,或是疲勞時症狀會變得較為嚴重,此篇文章教您透過方法及管理工具,重建原來生活秩序,靠自我鍛鍊恢復認知能力。 接受過癌症治療的病友們是否有這種感覺,在接受化療後,記憶力變得很差?不但很健忘,連平時拿手的事情好像都做不好,並且就算已經完成治療了,卻覺得生活回不到從前,自己彷彿變得很笨拙…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2018年發佈的癌友生存指南中指出,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癌症患者的確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不管是透過測驗評估,還是患者的自我感覺,都發現了認知異常的現象;在生理檢查中,神經學及腦部影像也證實部分癌友接受化療後有腦部運作差異的情形(又稱「化療腦」)。但其實除了癌症造成的重大的神經、腦部結構異常外,治療後所造成的認知功能障礙是可以藉由一些鍛鍊來恢復的。 哪些情形可能是認知功能障礙? 以下幾個簡單的問題,可以提供癌友自己檢測、回想,看看出現幾項,將問題記錄下來,下次回診時和醫生一起討論解決方法吧。 1.您很難集中注意力嗎?很難同時處理多項事情嗎? 2.您經常未完成工作嗎? 3.您覺得尋找合適能表達想法的詞困難嗎? 4.您覺得記住一些事情很困難嗎? 5.比起以前,現在您需要更多的筆記或提醒嗎? 6.您要花更多時間來思考問題嗎?覺得思考速度是否變慢? 7.您有注意到表現和工作績效受到影響嗎? 改變日常工作習慣讓生活不再一團混亂 如果經過醫生評估情形不是太嚴重,則可以透過下列的方法以及管理工具,讓生活重建秩序,減少忘東西的頻率,也幫助工作能順利完成,拾回生活品質。 1.加強自我管理策略:使用記憶輔助工具,像是隨身攜帶筆記本來記事與規劃、使用智慧型手機設定鬧鈴提醒功能等,也盡量維持定點使用的習慣,像是把東西放在同樣的地方,避免隨手放置。 2.在每日體能最佳的時候完成最困難的事情:因為癌友的體力有限,所以在每天體力最佳的時候先完成複雜、困難的事情,等到疲憊的時候,再解決零碎不需耗費太多腦力的活動。 3.找到日常可用來放鬆或壓力管理的方式:壓力也會造成思考變得更遲鈍,所以找到體力能負荷的活動,像是散步、園藝活動、冥想、瑜伽等,都能放鬆情緒讓大腦休息。 4.維持規律體能活動:運動能促進大腦活化,並且增進工作效率,對於癌友來說,運動更是不可或缺,維持規律的運動或體能鍛鍊是很重要的。 5.限制使用改變認知和睡眠的酒精性飲料與其他藥物:安眠藥、抗憂鬱、焦慮等藥物,或是酒精類飲料,也都會對腦部有所影響,如果有在服用這類藥物的癌友可以先諮詢醫生,調整藥物處方,同時也避免酒精,才能更快恢復認知能力。 參考資料: Survivorship, Version 2.2017,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文/李佩諠 原網址: https://cancer.heho.com.tw/archives/33916 Copyright © HEHO 更多健康:https://heho.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