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1 近年醫療科技的進步,使癌症病患存活率大大提升,然而經歷過癌症治療的病患與未罹癌的族群相比,健康品質較差,心理和日常生活也容易失能,尤其65歲以下的病患,健康狀況可能難以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物理治療有機會幫助癌症病患恢復體力和能力。 接受過化療或放射線治療,約八成以上患者都感到疲累而影響生活品質,稱為癌因性疲勞症(cancer-related fatigue),而疲勞程度又分不同等級;針對不同的疲勞等級,物理治療有不同的運動設計及介入: 輕度疲勞1.可以從事所有日常生活活動 2.需要較多體力的活動時會感覺累或是喘 3.可以完成快走或上下樓梯 中度疲勞1.從事日常生活活動就會感覺到累或是喘 2.可以完成走路或做簡單家事 輕度疲勞與中度疲勞的運動介入: ●進行全身性耐力訓練 ●有氧運動:慢慢散步、快走 ●每天做15至30分鐘,微喘及些許出汗即可 重度疲勞●從事比日常生活活動更輕微的活動時就感覺累或是喘 ●可以完成翻身坐起、坐姿下活動例如:吃飯 重度疲勞運動介入: ●在身體能承受且安全的範圍下盡量多動 ●躺姿或坐姿下進行簡單肌力訓練(圖1至3) ●每個動作10至15下,運動過程中可穿插休息,避免太累 1.直膝抬腿。 圖/彰基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高倚恩 2.側邊開腳。 圖/彰基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高倚恩 3.坐姿抬腳。 圖/彰基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高倚恩 極重度疲勞 1.一動就喘 2.臥床或幾乎無法起身做任何事極重度疲勞運動介入: ●提升基本的心肺耐力 ●床上運動,例如:直膝抬腿 ●半坐臥下練習深呼吸(圖4):鼻子慢慢吸氣,配合雙手舉高、嘴巴慢慢吐氣,配合雙手慢慢放下 4.半坐臥下深呼吸雙手舉高,嘴巴慢慢吐氣,雙手慢慢放下。 圖/彰基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高倚恩
運動次數及時間採少量多餐制,一天重複次數可以多,但一次運動時間不需要過長(30分鐘以內),才不會因過於辛苦而失去信心。 運動對於改善治療後的疲勞確實有幫助,但是仍有一些狀況不適合運動,例如發燒、無法控制的疼痛或嘔吐、暈眩、呼吸困難、胸口痛、心律不整以及血小板過低。 癌友遇到上述情形,應先暫停運動,待症狀減輕或是經過醫師進一步評估之後,再繼續運動。 轉載自 https://udn.com/news/story/11318/3998179 評論已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