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台灣馨懷全人關懷協會
  • 關於我們
    • 未來展望
    • 組織章程
    • 聯絡我們
    • 贊助我們
  • 醫療專區
    • 乳癌資訊
    • 眼科資訊
  • 醫療保健
  • 團隊花絮
  • 影音紀錄
  • 馨懷年刊
  • 活動報名
    • 龍舟復健運動
    • 歡樂療癒課程
    • 團康樂活旅遊
    • 醫療健康講座
    • 年歡感恩大會

鼻竇炎、過敏、感冒怎麼分?圖解鼻竇發炎位置與症狀【早安健康】

9/2/2020

 
2019-04-01 新聞中心呂薏萱
圖片
【早安健康/蘇柏儒、呂薏萱報導】咳嗽、發燒、流鼻水,明明只是感冒而已,為什麼都好不了?小心!你有可能是鼻竇炎,台灣一年約莫有200多萬人罹患鼻竇炎,數量非同小可,看似輕微的鼻竇炎,如果沒有謹慎處理,不只有可能會讓眼睛潰爛失明,甚至會危害生命。
據台灣媒體報導,曾有一名患者無預警失明,經醫師檢查、手術才發現是感染鼻竇炎,病灶又壓迫視神經所致;另一名患者更因鼻竇炎未能妥善治療,鼻竇膿瘍侵犯腦部而引起腦內膿瘍,險些致命!
鼻竇炎是什麼?
鼻竇炎指的是人體內的鼻竇因為某些原因產生發炎的狀況,鼻竇發炎可能會讓過多的黏液堆積在鼻竇內而引起阻塞,如此一來便會讓病情更加惡化。除了發炎導致鼻竇與鼻子相連處閉鎖,造成鼻腔內堆積鼻涕產生鼻塞、鼻涕倒流、咳嗽、嗅覺遲鈍等現象,嚴重者甚至可能會讓病患失明甚至喪命,是一個需要極需要耐心去照料的疾病。
​鼻竇在哪裡?
鼻竇是位在頭部內的數個空腔,這些空腔被頭骨包圍,內部充滿了空氣,而且左右對稱,它們大致上分布在雙眼和鼻子附近,總共有四對,鼻竇的功能有很多,像是減輕頭骨重量、幫助發聲共鳴等等,健康的鼻竇表面會分泌黏液來保護自身,避免受到外來病菌的感染。
鼻竇炎原因
英國蘇格蘭國民健保署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Scotland)的「NHS Inform」網站指出,鼻腔是顴骨與前額後方、充滿空氣的小空腔,在鼻竇中產生的黏液會透過小管流進鼻腔。當這些通道因為鼻竇黏膜發炎、腫脹而堵塞,即會引起鼻竇炎。
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受到病菌侵襲後,病菌可能會蔓延至鼻竇而引起急性鼻竇炎。此外,牙齒或牙齦感染有時也可能導致鼻竇感染。
慢性鼻竇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釐清,可能原因包括:
過敏性鼻炎、氣喘、花粉症等
鼻腔息肉
吸菸
免疫力低落
鼻竇黏膜是一個敏感且特別容易充血腫脹的部位,而造成鼻竇炎的主要原因是鼻竇受到外來的刺激,造成鼻竇腫脹因而阻塞鼻腔的開口,讓鼻黏膜和纖毛無法順利分泌物以及灰塵排出,導致鼻腔堵塞,引起細菌感染。
外來的刺激,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感冒、吸菸、粉塵、過敏原、拔牙或是植牙手術傷害到鼻腔引起感染、由外傷而撞到鼻竇,導致鼻竇口變形
鼻竇炎症狀
鼻竇炎常會發生在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之後,
症狀包括:鼻水等分泌物呈現黃綠色、鼻塞、眼睛周圍、臉部或頭部有疼痛、壓迫或腫脹感
竇性頭痛(顴骨、額頭、鼻樑處的疼痛)、牙痛、嗅覺減退、口臭、嗅覺下降、發燒、疲勞
喉嚨痛、流鼻涕、咳嗽、眼眶浮腫、暈眩、卡痰
鼻竇炎和感冒有什麼不同?
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耳鼻喉科教授野中學解釋,鼻竇炎與感冒症狀類似,因此患者會容易輕忽,但鼻竇炎會持續三個月以上,屬慢性疾病。雖然鼻竇炎與感冒極為相似,不過兩者還是有些許的不同,鼻竇炎的鼻涕相較起來會比較黏稠,可能會出現鼻涕倒流;咳嗽也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比較少出現發燒等症狀。
鼻竇炎會傳染嗎?
鼻竇炎是由於病原體在鼻竇內滋生,所以這些病毒、細菌、或黴菌當然有可能藉由分泌物,間接傳染給小朋友。因此,如果家裡有大人有鼻竇炎的狀況,除了家中環境需要常常清潔之外,小朋友也應該常常洗手,避免病原體在不經意時接觸口鼻。
鼻竇炎的確診
美國耳鼻喉科頭頸外科醫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指出,鼻竇炎大致可分為急性與慢性,而醫師可能也需藉由鼻水、鼻腔分泌物、鼻腔息肉或CT掃描等方式,才能確診慢性鼻竇炎。
急性鼻竇炎:症狀發生4週內。
慢性鼻竇炎:症狀發生超過12週。
如果感冒症狀轉好後又惡化,或是10天內未見改善,建議尋求醫師治療協助。
「NHS Inform」網站指出,多數鼻竇炎患者的症狀會在2~3週減緩。
在家保健方式包括:
使用止痛藥
使用解鼻充血劑(不可使用超過一週)
溫敷臉部
規律使用生理食鹽水清理鼻腔
如果症狀沒有改善甚至惡化,可以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皮質類固醇等藥物,或是以其他方式治療。
鼻竇炎居家保健與治療方法!
鼻竇炎治療
如果懷疑罹患鼻竇炎,可至耳鼻喉科就診諮詢。台灣耳鼻喉科醫生張智銘曾撰文表示:鼻竇炎初期的治療方式,大多以幫助抑制細菌及消腫的口服抗生素為主,通常兩周內就可以痊癒。
但是如果是超過三個月的鼻竇炎,鼻竇大多已經堵塞或是長出像息肉的東西,可能需要開刀才能恢復鼻竇暢通;不過如果是身體狀況不佳、不適合開刀或是不想動刀的患者,也可以和醫生討論,根據病情、身體狀況,決定是否長期洗鼻子的方式舒緩保養,避免惡化。
鼻竇炎相關治療方法與藥物包括:
抗生素(針對細菌感染引起的鼻竇炎)、類固醇消炎藥物、擬交感神經製劑(抑制鼻黏膜充血)
抗組織胺
鼻竇沖洗術
手術:功能性鼻竇內鏡手術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ESS):此手術需要全身麻醉,醫師會藉由內視鏡的輔助,將器械由鼻孔伸入,進行鼻竇內黏液的抽吸,藉此達到清洗鼻竇的目的,由於此手術會同時保存患者的鼻腔功能,因此術後住院一兩天之後,如果沒有異常狀況就可以出院。
鼻竇炎的緩解及預防
鹽水洗鼻:在500ml的水裡面加入1小茶匙的鹽巴混合均勻後,一邊壓住單邊的鼻翼,一邊讓鹽水倒進鼻孔,讓鹽水從嘴巴出來。另外,如果不是用煮過的水調配的話,盡量在24小時內將之用完,避免細菌孳生。
穴位緩解:以下的按摩方式都有助於鼻塞以及鼻竇炎。
迎香穴(位於鼻翼兩側凹陷處):利用食指按壓直到發熱,可以有效防止鼻塞以及鼻竇炎。

圖片
圖片
​頭臨泣(位於頭部跟瞳孔垂直的凹陷處):用拇指由下往上按壓。
洗鼻器:市面上有許多簡易的洗鼻器可以有效幫助消除黏膜腫脹,並增加鼻腔纖毛的清潔能力,在使用時必須使用濃度0.9~3%的食鹽水,否則會越洗鼻塞越嚴重。
鼻噴劑噴鼻器:噴鼻器建議使用醫生處方的類固醇鼻噴劑,可以長期使用也比較不會有副作用;而市面上所賣的噴鼻器多為抗充血的擬交感神經製劑,僅能短期使用。

除了以上的方式之外,生活中也應該要多注意以下的事情,才能讓鼻子以及身體都維持在最好的狀態:
少吃辛辣刺激物、維持生活作息正常、規律運動、在乾燥的地方可以使用溫熱濕毛巾敷在鼻子、眼睛和臉頰上、少量菸酒、流感期間配戴口罩


評論已關閉。
    圖片

    封存檔

    五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類別

    全部

    RSS 訂閱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關於我們
    • 未來展望
    • 組織章程
    • 聯絡我們
    • 贊助我們
  • 醫療專區
    • 乳癌資訊
    • 眼科資訊
  • 醫療保健
  • 團隊花絮
  • 影音紀錄
  • 馨懷年刊
  • 活動報名
    • 龍舟復健運動
    • 歡樂療癒課程
    • 團康樂活旅遊
    • 醫療健康講座
    • 年歡感恩大會